下卷 《中国医学归元》------气血应候篇

(0)

相关推荐

  • 【中风---病例治疗分析】

    大家好,我是中医鞠洪纯,今年80岁,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中风. 接下来我通过一个患者的病例,给大家做一下分析,在临床中曾治疗中医学院老师,其人懂医,患了中风没用西药治疗,找中医 ...

  • 卫气的病理状态

    正如上文所述卫气之功,在于其循行之用,故当卫气升降出入失序,不能正常发挥其功用时,皆可究卫气之过,此时治在调卫.由于"其在脏腑则曰气,而在经络则为卫",故卫气广布内外,其病,外为经 ...

  • 下卷 《中国医学归元》------异变篇

    中国医学源自阴阳五行,医道之用,是以有<黄帝内经>之经典,医道之行,则有<神农本草>之法式,医道之思,则出<难经>之问,医道体系之楷式,则以<伤寒杂病> ...

  • 下卷 《中国医学归元》------女科篇

    上篇 中国医学,分科以四,一为养生保健,一为外伤骨科,一为针灸推拿,一为医药,统以易学之用,分四科是以固然.后世学识不明,徒自分科以细,名利之纷纶,非得以医道之本也.医药之所属,医理行用达阴阳五行之运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医理---医家篇

    上篇 中国文化始自阴阳五行,后出易,医,道,儒,墨五家:医乃中国医学,即为医家,以博览群书为机要,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察天地阴阳之事务,辩于天之六气,通于人之六经,行用于药物,成医家之路,中国医学之本原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佐药篇---6(补录)

    四十六黄柏 黄柏,苦寒之性,入足厥阴肝.足太阴脾经.泻己土之湿热,清乙木之郁蒸,调热利下重,理黄疸腹满. {黄柏汤} 黄柏半两,阿胶半两,黄连一两,栀子一两 黄柏以苦寒散太阴之湿,其力尤为专也.巳土既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三问篇

    中国药学,以药性五味而归五脏,福佑五脏之气血安然,人自康泰.以药物讲其五行,为刻舟求剑之法,不可用也.药物药理,归于五脏,解于中州运化,察以气血营卫,则阴阳可化,冲气可养,五行可化.药物者,何必寻求千 ...

  • 下卷 《中国医学归元》-------五行篇

    人之体,一表二里,阴阳所分.外病之路,先至毛发,次至皮肤,再至经络,复至六腑,后至五脏.风,火,暑,热,寒,湿,六气外侵之责,患及人体之内忧.人体行运,气血两分,营卫相佐,脏腑安然.六气外邪之侵扰,营 ...

  • 下卷 《中国医学归元》------顺逆篇

    天地两分,是以阴阳,阴阳互化,而成五行,五行生化,遂出万物.人生于天地,法于自然,循阴阳而动,行五行为用,以阴阳分经脉,经脉入气血,气血行五脏,木,火,土,金,水对之肝,心,脾,肺,肾,应之胆,小肠, ...

  • 下卷 《中国医学归元》------四时篇

    阴阳四时,万物终始,生死之根,逆其根则伐其本,背离原道则坏本元.天地之元,万物纲纪,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洞悉天地阴阳之道.发于春夏,枯于秋冬,四时之终始.春夏阳盛,养其阳而阳根在阴,秋冬阴盛,养其阴 ...

  • 下卷 《中国医学归元》------三焦篇

    天地之元,万物之纪,纳一气分化三清而生神气精,生化机端而成三焦之化.因气纳于肺,而定三清,出三焦,故有人体百般杂症,莫不由此而出也.肺藏魄而统气,是以气以清浊而分,清者以扬上,有神魄所出,亦有气归戊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