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14【2016-7-22】
相关推荐
-
'勤于事,慎于言,敏于行'这是古人提出的为人处事的原则。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勤于事,慎于言,敏于行'这是古人提出的为人处事的原则.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
-
君子食无求饱,居不求安 | 那求什么?
小言:读<论语>,时时会有感动.就着这当下之触动,写一篇小文章,是一件快乐的事."知写之不如好写之,好写之不如乐写之",我觉得写作也有这三种状态.我一直想写<论语 ...
-
孔子,名言
第一篇:孔子,名言 孔子,名言 篇一:孔子名言20句 孔子名言20句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为政> 君子是用道义来团结人,而不是为私情勾结拉拢人,小人是为私情勾结拉拢人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对于吃的东西是没有太多要求的,不需要吃得太饱,不需要在吃上过多的追求:居无求安,居住的地方不需要太过于安逸,不需要过于享受.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志于 ...
-
就有道而正焉|论语浅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对于食物需求简单,不追求美味,不贪多,不吃得过饱:生活不求安逸,不沉溺于 ...
-
论语使用手册1.13
论语使用手册1.13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解 2.敏于事而慎于言解 3.有道与正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从好到更好从优秀到卓越
跟随大师的脚步,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追随古圣先贤学习孔夫子的<论语>.我们继续跟随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学习他所编写的<论语集注>,这是本系列文章的第13篇. 子曰:"君子 ...
-
【读论语】学而第十四章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学而>的第十四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是儒家对符合一定标准的一类人的统称,就是指有地位有身份有德行的 ...
-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
人 对于孔子思想体系中所谓人的概念,学者有多种解释.有人把<论语>中的人和民进行比较.考证,认为人.民,是... 详细内容 天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天字有多种含义. 第一个含义,即自然界的 ...
-
#每日学论语#13.14【2017-5-27】
[原文]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q ...
-
#每日学论语#15.14【2017-8-10】
#每日学论语#15.14 [原文]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yú)?知(zhī)柳下惠之贤,而不与(yǔ)立也."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恐怕是个窃据高位而不勤其事 ...
-
#每日学论语#19.14【2017-11-11】
#每日学论语#19.14 [原文]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译文] 子游说:"居丧,充分体现出悲哀之情就可以了." [微言微感] 丧事,是盖棺定论的大事. ...
-
#每日学论语#2.14【2016-8-7】
#每日学论语#2.14 [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普遍的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的勾结而不普遍的团结人." 也 ...
-
#每日学论语#4.14【2016-9-25】
#每日学论语#4.14[2016-9-25]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zhī,下同),求为(wéi)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 ...
-
#每日学论语#4.14【2016-9-26】
#每日学论语#4.14[2016-9-26] [原文] 子曰:"参(shēn)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wěi)."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
-
#每日学论语#6.14【2016-11-18】
#每日学论语#6.14[2016-11-18] [原文]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jiānɡ)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 孔子说:"孟 ...
-
#每日学论语#7.14【2016-12-16】
#每日学论语#7.14[2016-12-16] [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 ...
-
#每日学论语#9.14【2017-2-12】
#每日学论语#9.14[2017-2-12] [原文]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 孔子打算到九夷那地方居住.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