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鲜为人知的中共四大在历史上有哪些不可磨灭功绩?

(0)

相关推荐

  • 陈独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改革家.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者,新文化 ...

  • 蔡以忱推荐黄陂会馆作为“五大”会场

    蔡以忱(二排左一)与董必武(二排左三)等的合影. 中共"五大"有两个会场,即在武昌与汉口先后举行.汉口的会场之所以选在湖北黄陂同乡会会馆(简称"黄陂会馆"),与 ...

  • 中共建党经费来源探秘【3】

    综上所述,共产国际给予上海发起组的资助,主要是在印刷与开展宣传活动方面.然囿于经费匮乏,这种资助的规模.稳定性和持续性都是值得存疑的.到1920 年10 月底,苏俄最后一次汇款给上海的维经斯基,随后维 ...

  • 杨明斋,延伯真:那些尘封的往事

    2021.03.16 星期二 未曾遗忘 "杨明斋系平度县人(何处公社.大队不明),早年赴苏联谋生,后加入苏共.1920年,他作为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代表维金斯基的翻译回到中国,出席过党的第一次 ...

  • 中共第一个纲领的产生及未解之谜

    作者 / 吴志菲 1840年,急于向海外扩张的欧洲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穷凶极恶地发动一次又一次对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妥协就 ...

  • [首藏作品](5701)中共三大:轰轰烈烈大革命从此开启

    中共三大:轰轰烈烈大革命从此开启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本报记者 龙跃梅 通 讯 员 段 澜"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党从创建时期转入大革命时期."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 ...

  • 8条中共一大冷知识

    8条中共一大冷知识

  • 曾庆榴|混沌初开: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摘 要] 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同共产国际使者.陈独秀来粤有密切的关系.1920年秋,共产国际派米诺尔.别斯林来到广州,在他们的策划并亲自参加之下,广州"组织了共产党",其成员 ...

  • 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了台湾共产党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台共"一生"历程,论证了中共"领导"创建了台共的丰功伟绩,否定了"指导"说. [正文]台湾共产党是20世纪20年代国际共 ...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洛宁历史上的十个“第一”

    李翔梧 一. 洛宁籍第一个中共党员--李翔梧:底张乡中高村人,1907年生,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5年留学苏联,1929年回国在上海秘密从事党的工作.1931 ...

  • 揭秘: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有哪些功绩?

    1925年1月的上海,元旦刚过,寒风呼啸,冬天的第一场雪仍未消融.临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的虹口东宝兴路上,出现了一些陌生面孔. 听说话口音,南腔北调.看相貌打扮,更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一个高鼻梁的外国人 ...

  • 古有四大美女,可谁知道历史上还有四大妖姬,却鲜为人知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四大美,可谁知道历史上还有四大妖姬呢.都说美女是惹祸的根苗,历史很多君主因为美女而亡国了,可是在亡国后, 第一位是妹喜:她被称为历史上第一祸害人间的女人.妹喜本来是施氏的女儿,那时夏桀 ...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触目惊心的四大名药

    没有现代医学的时候,古代中国完全依靠巫医和中医,来抵抗疾病.中医.中药,无疑是土生土长的"救命稻草".尽管很多现代文化名人都反感中医,比如,鲁迅先生就曾对此颇有微词,但是,博大精深 ...

  • 中国历史上四大清官,包青天排第二,第一鲜为人知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有了权力以后,能够固守清廉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清官才更加受人爱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历史上的四大清官. 大图模式 第四位于成龙出生在明朝的末年,参加乡试以后,由于当时官场 ...

  • 档案《揭秘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诈骗王"》

    档案《揭秘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诈骗王"》

  •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知识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知识

  • 历史上功高震主却得以善终的四大名将:秦朝一人,唐朝有三位

    功高震主的典故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意思很容易理解,那就是臣子功劳太大甚至威胁到皇权,君王忌惮和猜忌之下往往会起了 ...

  • 中共历史上十大特工

    中共历史上十大特工 一.李克农,我军特工系统负责人. 二.钱壮飞,顾顺章叛变后通知中央转移,1935年牺牲在长征途中. 三.郭汝栋,担任民国国防部作战厅厅长. 四.韩练成,莱芜战役中使国军陷入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