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关爱残疾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具体实践

“关爱残疾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具体实践

武荣伟

山西省新绛县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教师标准》基本理念第一项“师德为先”中要求:特殊教育教师要“关爱残疾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那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该如何做到这项要求呢?

关爱每一名学生

关爱每一名学生要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通过阅读医学诊断材料,与家长进行交流,观察学生行为,入学前教育评估,了解每一名特殊学生的障碍类型,程度,以及特异体质;其次要了解学生学习能力,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状况;第三,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关爱每一名学生,关注每一个个体,照顾具有特异体质,年龄较小,能力较差的学生,让学生在特校健康,平等,尊重的氛围中成长。

尊重每一名学生

1、从心里把每一名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把学生们当做朋友,平等相待。特殊学生的心理更脆弱,容易自卑,需要老师的平等相待。

2、尊重学生的特点,缺陷。不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理解残疾是人类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

3、尊重学生的意愿,学会智慧管理,引导学生。

特殊学生,尤其是大年龄的听障学生,都有自己对事情的想法和看法,也会产生叛逆心理。教师不应该强硬地把自己的理念施加在学生身上。应该运用智慧进行管理,利用同理心,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引导完成任务。开阔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的交际圈,引导正确认识家庭,学校,社会,正确理解成长,学习。对学生进行合适的理想教育,利用成功的特殊人群现身说法的机会,教育学生不要贪图享受,脚踏实地地学习,对未来抱有期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