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篇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1
相关推荐
-
双璧同辉,穿越千年,相遇赤峰
中国古代两大用玉中心,北有红山,南即良渚. 红山玉器出自北方,因材造型,粗犷豪放追求神似,良渚玉器擅长纹饰,深沉严谨,更为抽象. 红山古民以玉器作为"巫玉",完成对"神灵 ...
-
从玉石向玉器的转变说明什么是“神玉阶段”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从混沌茹血的智人到后工业化和信息时代,人类只经历了几千年,而从猿到人类已经经历了1000万年. 我们知道,元谋人距今有164万年,而北京的周口店人距今也有20万至70万年. 北 ...
-
红山、良渚文化玉器的鉴定特征(沈阳故宫资料)
玉器.新石器时代玉器评述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器在中华大地蓬勃发展,大放异彩,玉器的使用地区呈北起辽河流域,南至珠江流域,濒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的半月形分布.分布在这一地区的崇尚玉的部落经长期交流.实践, ...
-
第七百四十一篇 红山文化勾云青玉佩在赤峰市面世
X 图1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近日,在家住红山区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古玩收藏爱好者家中,记者见到了一枚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勾云青玉佩. 这枚玉佩长21厘 ...
-
第七百六十三篇 红山玉文化与中华民族魂1
红山玉文化与中华民族魂 --揭秘牛河梁 朱成杰 一.红山玉文化的形成 红山文化的重心可以说就是玉文化.三十年代红山文化发现之初,乃至五十年代尹达先生命名红山文化的时候,红山文化并未引起世人的关注,那时 ...
-
第四百六十一篇 巴林右旗古日古勒台红山文化遗址
X 遗址位于巴彦塔拉苏木古日古勒台村北山坡上,在古日古勒台庙(嘉佑寺)废址北,南距古日古勒台河近2华里.遗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1983年当地社员在此挖坑植树,使遗址遭到严重破坏.地表 ...
-
第五百三十一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玉皮
X 关于玉器的沁色,难就难在沁色和玉皮的区别.可以这样认为,沁色和玉皮,都是玉的表面物质,是玉的本身材质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的情况下,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其区别仅仅 ...
-
第五百四十一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纹饰
X (一)凸弦纹.凸弦纹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一个显著特征.凸弦纹也被称为棱线,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鸟类翅膀和尾巴.茧蛹的腹部和脊.龙的长鬃和勾云形器的弦等都采用棱线的表现手法.前图所示玉鹰凸弦纹的表现手法十分 ...
-
第五百八十一篇 红山文化有过一个英雄时代
"从遗址的情况和考古报告看,红山文化积石冢主人位阶有序.等级分明.用玉为葬.规格较高,大多数是英雄的待遇.红山文化也确有一个英雄时代."8月30日,在第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上,辽宁 ...
-
第六百一十一篇 红山文化定居农业生活方式(二)
(续) 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有二座比较古老的筒形器墓,墓主亦为男性或性别不明.环绕墓穴摆放一圈手制彩陶筒形器,墓中陪葬一件轮制彩陶罐.筒形陶器是兴隆洼和红山文化常见陶器,具体用途不明,但肯定与祭祀有关 ...
-
第六百八十一篇 红山文化玉器与传统中国画
X 上图为首都博物馆展品. 提要:红山文化玉器与传统中国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即均具有写意的艺术观,在手法上也常以线为主观进行造型.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达愈尽善尽美.博大而精深,它是根植于中华民族 ...
-
第七百四十三篇 红山文化玉器概况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西辽河流域史前时期最为强劲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其年代为距今6500年至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