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篇  红山玉文化与中华民族魂1

(0)

相关推荐

  • 从红山与凌家滩玉器对比看红山文化区同为苏美尔人殖民地

    传统考古学认为黄河中上游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地(其实是迁徙地),但后来的考古学发现中国新石器文化如满天星斗遍布中国大地.然而在这"满天星斗"的新石器文化中,考古学专家们很少向大众传递的 ...

  • 第七百六十四篇  红山玉文化与中华民族魂2

    (续) (二)巫觋的行为系统--以玉事神 通过巫觋行为系统,可以知道巫玉神三者的关系.<说文>对巫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此说巫为祝,并 ...

  • 第七百四十三篇  红山文化玉器概况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西辽河流域史前时期最为强劲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其年代为距今6500年至5000 ...

  • 第七百六十一篇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1

    内容提要:红山化的玉器内函丰富,特征鲜明且体系完整,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中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将两文化的玉器在材质.种类.纹饰.创作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其中的相似性表明它们正处于相似的社会发展阶段 ...

  • 第1236篇  红山玉文化

    X 图1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玉器. 导读:中华文明核心之一的象形文字从哪里来的?虽然发现了很多远古岩画,但还是找不到象形文字的原始码的影子.从原始社会晚期到奴隶社会,文字拥有和使用是部落首领和奴隶 ...

  • 第七百一十三篇  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拥有一流专家团

    5月22日,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北方古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如期举行.主持人郑重公布: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聘请三位专家学者任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聘请十余位专家学者任专家委员会委员,显 ...

  • 第七百二十三篇  从红山文化多头礼器看中国权杖演变1

    笔者所指红山文化多头礼器是:现藏敖汉旗博物馆的碧玉多头器.该物直径:11cm,厚:3.2cm,孔径:2.5cm-3cm.敖汉旗萨力巴乡七道湾子遗址出土(<敖汉文物精华>一书介绍多头器为碧玉 ...

  • 第七百五十三篇   中华玉文化源头在敖汉

    ------兴隆洼文化玉器.玉玦.沙绳制玉技术创三个世界第一 图1 红山文化彩陶罐. 图2 红山文化彩陶罐. 图3 红山文化彩陶罐. 8月20日,中国考古.历史.宝玉石研究的著名专家们云集赤峰市敖汉旗 ...

  • 第四百六十三篇  巴林右旗岗根红山文化遗址

    X 遗址位于岗根苏木驻地东北约200米处,即于辽怀州古城的东侧,面积约l500平方米,在遗址中采集到的文物标本有陶片和石器.陶片为夹砂褐陶,纹饰以"之"字形居多,其次是交叉网格纹. ...

  • 第五百六十六篇  中国玉文化源头上溯至8000年前

    X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副研究员刘国祥说,中国玉文化源头可上溯至8000年前. 他说,中国雕琢玉器的历史非常久远.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