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往事]趣谈“梁”文化

(0)

相关推荐

  • 【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三)建房子

    [前言]近代著名文人梁实秋曾调侃说,要想一天不安生,请客:要想一年不安生,盖房:要想一辈子不安生,娶姨太太.可见,盖房子是一件大事,麻烦事.下边作者简单归纳了建房的一些礼仪,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 ...

  • 赣地发现丨乡土拾遗——豻坪徐氏宗祠上梁记

    通书上说:上梁有如人之加冠. 宗族意识浓厚的中国人,一向都把营建房屋作为家族大事,从看宅相地到房子搭建完成,处处都充满了仪式感.上梁是建房最主要的一环,中梁代表这整座厝宅本身的安详,不仅关乎有形建筑往 ...

  • 《文化安顺》2017年第133期(总 237期) 乡风民俗 屯堡人的上梁仪式

    九溪上梁盛况 李立洪 摄 屯堡人的上梁仪式 --朱正权讲述 朱发猛整理 屯堡村落的大部分民居建筑,多为木石结构的四合院或三合院,院内以正房为主体,左右为厢房.大多数人家就一顶正房.正房左右为山墙,后面 ...

  • 乡土情(都昌掌彩习俗)|今日都昌

    原文 乡土情(都昌掌彩习俗) 声明:文章来自微信群友高厚生 序  言 本人从事木工四十余年,学会了一些彩章.由于土生土长,对于当地的乡土风情,算是比较了解.从前流传一句话"贫不读书,富不学艺 ...

  • 乡村匠人(王振东)

    补锅匠刘仁德 "钉锅锢漏锅,钉搪瓷盆子补漏锅--"每到一村,肩挑火炉风箱的补锅匠刘仁德就用这别具一格的吆喝声招揽生意,底气足,嗓门大,加上扁担上挂的铜铁片串敲出当啷.当啷的声音,立 ...

  • 感人!85岁老人唱诵《上梁祝辞》,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老木匠祝上梁.mp33:01 来自尚庐山 周末,下乡探望岳父母.二老年迈,岳母尚康健利索,岳父则耳目不便.岳父大人1935年出生,曾经是华林镇一带有名的木匠,手艺出众,人又随和,远近村庄中口碑很好,一 ...

  • 木匠与祝词

    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梁思成 著名建筑家梁思成的这段话,让我想起湘西一带富有特色的木构建筑,也想起了建造它 ...

  • 平台作者:帅远明[散文]​“起”房子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起"房子 文//帅远明 "请你去帮 ...

  • 茶花香扇|茶人茶事茶道趣谈☞陕西文化网

    2020年10月13日 18:48:11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佚名 浏览数:885 责任编辑:秦岩总编 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料,民间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古代中国 ...

  • [三衢往事]船坞双凤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6-04-21 10:41 高汉 在开化县青阳乡青阳街之南,隔着龙山河的对面,有一处颇为宽敞而又深邃的山谷.相传,该地乃是明初一座兴隆而热闹的船坞.每年从这里造好并运 ...

  • 【龙都文化趣谈】第三篇:范县是散装的!

    本文作者 西山野叟 范县是散装的 范县范县真奇怪,县城建在省界外.这个状况从1964年重新组装一直持续到上世纪末,今天,仍然有范县某些小机构在山东樱桃园里看樱花.山东有个河南县,河南县里有个山东镇.山 ...

  • 【国学趣谈】梁父巧出对联教启超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梁父巧出对联教启超 梁启超十岁那年,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子里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一枝,遮掩在宽阔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教子甚严的 ...

  • 民间趣谈三则

    民间趣谈三则 文/牛耕田 一 唐唤实 唐唤实是邵阳县黄塘人.自幼聪明过人.本地小孩子一个个被他骗得团团转,但大家都乐意围绕在他身边,他俨然成了孩子王,大人们都说:他是本地最聪明的孩子.听大家都这么说, ...

  • 散文天地 ‖《趣谈三则 》 文/孙宏文

    趣谈三则   孙宏文(辽宁省) 作者简介     孙宏文,1976年于辽宁第一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辽宁省朝阳日报社工作.2010年退休后长居深圳,亲山近水,笔耕不辍,撰写几十篇散文作品,部分发 ...

  • 趣谈商都方言的叠词(三)

    商都方言构词灵活,在具体的语境中风趣幽默,生动活泼,下面这些方言你都熟悉吗? 五.前缀式:前缀"圪"+重叠成分,构成的叠词: 1.指物体的形状: "圪尖尖"(顶 ...

  • 濛江地名趣谈(三)

    何海荣,笔名孤棹摇风,海歌.1974年生,广西藤县人.现任晨鸡国学社社长.藤县濛江诗社副社长.藤县浔江诗社副社长,梧州晨钟诗社副社长,烟雨楼诗社副社长.<浔风>副总编,作品散见于网络及各地 ...

  • 姓名字讳趣谈,名字中的历史文化

    人的名,树的影.姓名,是一个人的符号,陪伴我们一生,一些人甚至青史留名.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有很多人的名字对本人和他人直接或间接起了暗示作用,所以有很多人一生的运气与姓名有关.字名,要和讳名搭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