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中医学说气概念的本质,解读<灵枢·决气篇> 张海生 青海省测试计算中心 青海西宁 (qhhs_001@163.com)
相关推荐
-
阴潜阳内,阳伏阴中。阴得阳蒸,故能上升,...
阴潜阳内,阳伏阴中.阴得阳蒸,故能上升,阳得阴制,故能下降.阳蒸阴以息气,阴凝阳以澄精.日月升降,乾坤交泰,而万化成焉.阴阳自少至老,而分为五行.少阳成木,老阳成火.少阴成金,老阴成水.参而和之,而成 ...
-
正气的物质基础及功能
一.正气概念的充实 在昨日推文(点击查看原文)对正气的内涵疏理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正气的概念不断变迁.充实,至当代,己渐成型,正气的概念在当代中医辞典及教材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正气,同真气 ...
-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71集) 说白“阴阳”和“阴虚”“阳虚”
中医说的这个阴阳啊,太复杂,太简单,说它复杂是因为它太简单,说它简单是因为它太复杂.说阴阳互根,哪一样也不多也不少啊,它是平衡的,均势的,是个"中"啊.怎么到你这阴虚阳虚呢?有这个 ...
-
中医认为道生一气,一气周流,动是气的根本...
中医认为道生一气,一气周流,动是气的根本特征.对于恒动的一气,可以两分为阴阳两种趋势,阴指向内和向下的趋势,阳指向外和向上的趋势,阴阳趋势的互化和交感称作三,这种运动形成和摧毁万物. 进化论的哲学意义 ...
-
自我康疗111:解读《黄帝内经·灵枢·决气论》
自我康疗111:解读<黄帝内经·灵枢·决气论> 人之初,本自然.无正邪,无恶善.不尊贵,不卑贱.纯真气,自烂漫.学人语,无忌惮.鸿蒙开,阴阳辨.问东西,不厌烦.大地广,天高远.明轻重,知长 ...
-
孙启泰老师:《黄帝内经》灵枢·决气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 [原 文]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译 文] 黄帝说:我听说人体有精.气.津.液.血.脉的说法,我 ...
-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原文阅读及翻译
关注 灵枢·决气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歧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何谓气? 歧伯曰:上焦开,发宣五榖味,熏肤.充 ...
-
中医四大经典之《黄帝内经》灵枢·海论 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 ...
-
《内经》25《灵枢·决气》精、气、津、液、血、脉的分辨
《内经》25《灵枢&#183;决气》精、气、津、液、血、脉的分辨
-
20170030期总三十期《花气袭人知昼暖》散文三篇 张兆生
航母诗词散文号--发布正能量诗词歌赋. 以字契心,以词会神,以句沁魂. 随它世间沧桑, 我自吟歌狂啸. 揉碎时间空域, 九州笔墨皆友. 诗文岂有价, 道义值千金. 简介: 张兆生,网名东岭散人.196 ...
-
灵枢·决气30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歧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何谓气? 歧伯曰:上焦开,发宣五榖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 ...
-
《灵枢·决气》原文|译文|要点
<灵枢·决气>出自<黄帝内经>.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详.本篇主要论述六气的来源.性质及其作用,以及在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病理特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灵 ...
-
现代语言解释中医学说的“气”概念(一) 张海生
摘要: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是理解中医气概念的根本.其中<灵枢·决气篇>关于人体之气的定义,应以"功能.作用"解释,即符合经文语意和逻辑内涵:又吻合于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