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小白散医案——寒实结胸,咳痰,肺炎
寒实结胸者;没有外感外热,而内陷胸膈也,也就是经热没有误下而内陷也。胸膈无外热之内陷,也无外热内壅之脉数,即为寒实结胸,寒者无热,实者痰涎壅塞之实义。故三物小白散,泻胸膈之实,桔梗与贝母,清降虚热(火不降之虚),巴豆之温,破胸隔寒饮,壅塞之实,令其上涌下泄而去。

巴豆
三物白散1寒实结胸《江苏中医》
郑某某,七十余岁。素嗜酒,并有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其中痰湿恒盛。时在初春某日,大吃酒肉饭后,即入床眠睡.翌日不起,至晚出现昏糊,询知膛目不知答。因其不发热、不气急,第二天始邀余诊。两手脉滑大有力,满口痰涎粘连,舌苔厚腻浊垢.呼之不应,问之不答,两目呆瞪直视,瞳孔反应正常,按压其胸腹部,则患者皱眉,大便不行,小便自遗,因作寒实结胸论治。用桔梗白散五分,嘱服三回.以温开水调和,缓缓灌服。二次药后,呕吐粘腻胶痰,旋即发出长叹息呻吟声。三次药后,腹中鸣响,得泻下两次,患者始觉胸痛、发热、口渴欲索饮。继以小陷胸汤两剂而愈。
按语:本案得于大饮之后,见胸腹满痛,大便不行,痰涎满口,舌苔厚腻浊垢,脉滑大有力,而无发热、烦渴等症,知为寒实结胸之证。治当泻下寒饮,开胸散结。三物白散君以辛烈巴豆,攻寒逐水,斩关夺门;伴以贝母,开胸散结;使以桔梗,为之舟揖,以载巴豆搜逐胸邪,使之悉尽无余。用白饮和服,恐峻药伤正,以护胃气也。少量频服,使药力相济,以尽余邪也。
论;吃酒肉饭后,次日不起,脉滑大有力,大便不行,此是停积也。阳气不降,故见阳滑郁格,胃气停积,不能顺降,故大而有力。酒则助湿,肉则不消,停而瘀积,胃气上逆,肺气不降,津液凝瘀,故满口痰涎,停于胸膈之上,结塞壅满,心中坚痞,故为结胸。肺气不降,故小便自遗。巴豆,能上涌痰涎,也能下泄停滞,本病先此方,甚是对症。停积不去,则升降不行。吐泻之后,又以小陷胸汤,降逆而涤饮,清金而去垢。
小便自遗,此理在小青龙汤中,已说过。《金匮》肺痿三;肺中寒冷,多吐涎唾,必当遗尿而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气不摄水故也。此是咳即遗尿之理。此咳而遗尿,区别于膀胱寒滑失禁,当注意。麻黄汤医案10,表实而尿闭。本条上虚不能制下,故见遗尿,与小青龙医相同。
三物白散2咳痰《仲景方临床应用指导》
杨某某,男,34岁,打工。1997年5月9日诊。主诉:咯吐黑痰已有年余,曾几经治疗,但没有取得治疗效果,今因其老乡介绍前来就诊。刻诊:咯吐黑痰,时有轻微气喘,但不咳嗽,咽喉部发凉,受凉则咯黑痰明显,喜饮热水,偶尔胸闷,舌淡,苔薄略腻,脉沉。辨证:寒痰凝结。治疗当温化寒痰,通畅气机。处方以三物白散加味:桔梗10克,巴豆3克,贝母12克,厚朴12克,麻黄6克,紫苏15克,生姜15克。3剂,每日1剂,水煎二次合并分三服。
二诊:咯黑痰明显减轻,咽喉发凉消失,又以前方3剂。之后又以前方5剂,病证悉除。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论;此有咯吐黑痰,却无咳嗽。是病没看懂,此黑痰也没看懂。

王吉椿;三物白散3(浙江中医杂志,1987年)
1 肺炎
张某某,女,5岁。1971年4月,患肺炎,西医输氧、输液数日,效不着。鼻翼扇动,口唇微绀,痰声如拽锯。听诊两肺湿啰音满布。脉细数,苔斑剥而干。投三物白散1.5克,加麝香少许,冷开水灌服。逾20分钟,呕吐痰水约100毫升,呼吸立畅。翌日诸症大减,复用清肺益气化痰之剂,并青、链霉素注射,半月余,竞告康复。
[长沙方歌];巴豆熬来研似脂,只须一分守成规,定加桔贝均三分,寒实结胸细辨医。
按语;陆渊雷谓:“结胸之名,所包甚广,胸部以上闭塞疼痛者皆是。”其证“不必无热,亦不必大便不通。”但见喘鸣气促,痰若拽锯,鼻翼肢冷,皆可使用。本案为痰涎蛮塞于肺,虽有热象,然以痰阻为重,故用三物白散涌之。本方只要善于驾驭,中病即止,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副作用。
论;痰声如锯,肺中啰音,舌苔却斑剥而干。白散加麝香,涌泄胸中之痰水。此肺炎者,是有外感,泻胸之后,解表清热就行了。不必在用西药了。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学习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