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全书》:鱼际 指

(0)

相关推荐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六章舌诊 第一节 舌诊的理论依据

    人体的五脏六腑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与舌有联系.如<灵枢·经脉>篇日:"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厥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 ...

  • 第四章:四、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四十穴)

    四.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7) 手阳明大肠经概述: <内经>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又云:『大肠为白肠.』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 ...

  • 手太阴肺经3: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 列缺.经渠.太渊这三个穴道是挨在一起的,是手上诊脉的地方,分别是寸关尺,中间的经渠是关,列缺是尺,太渊是寸.这里靠近动脉血管,下针如果准确的话,会正好贴在血管边上,针会随着脉动 ...

  • 舒缓五行经络“手指操”“指头功”

    今天分享一个简单实用的调体方法:搓揉手指治未病. 手部的按摩保养对身体健康也大有益处,估计是由于手部保养自己就能简单做到,以至于大家对此有些忽略. 我们先来做个简单的自我「手诊」吧.找个光线明亮的地方 ...

  • 《经络全书》:原序(1)

    原序 嘉靖末年,余友沈君承之,手一编见示曰∶"此,予所述<经脉分野>也,子深于医者,幸为我订而序之."予谢不能.沈君祈请再三,往复不置,乃应曰∶诺.予时方注<礼记 ...

  • 《经络全书》:凡例

    凡例 --医学之道,以洞视脏腑为贵,非扁鹊有神授也.轩岐之书皆所以教人洞视者,后人竟忽焉而莫能察,其不至费人也几希.所幸沈承之先生编为<经脉分野>,而脏腑咸得以洞视矣!惜其书迄今将二百年未 ...

  • 《经络全书》:巅顶 头

    一.[巅顶] (头顶心也)属足太阳膀胱经(<灵枢>曰∶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素问>曰∶三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又曰∶三阳者,至阳也,盖足太阳之脉,上交 ...

  • 《经络全书》:囟 额

    三.[囟] 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之会(囟在额上,入发际二寸,囟会穴之分也,俗呼为囟门.<灵枢>曰∶足太阳所生病者,头囟顶痛也). 四.[额] 属足阳明胃经(额者,发际之前,阙庭之上也.&l ...

  • 《经络全书》:头角 枕骨

    五.[头角] 属足少阳胆经(头角者,额之两旁,直耳上突起之骨也.<灵枢>曰∶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上抵头角.<素问>曰∶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以候头角之气.注∶头角之气,在额两旁 ...

  • 《经络全书》:颁 HT

    七.[颁] 属手少阳三焦经(颁,鬓间也.孟子所称"颁白者"之颁即是,旧又重出鬓间,非.<灵枢>曰∶手少阳之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 又属足少阳胆经.手 ...

  • 《经络全书》:面 眉

    九.[面] 统属足阳明胃经(<灵枢>曰∶邪中于面,则下阳明.又曰∶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属口对,入系目本.<素问>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六八,阳 ...

  • 《经络全书》:目

    十一.[目] 统属足厥阴肝经(<灵枢>曰∶目者肝之官也,故肝病者 青.又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又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大小.又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