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啦~超全面的重疾险防坑指南
之前的系列文章里,小番茄跟大家聊过很多关于保障配置的思路问题。
宏观的思路就像是一个方法论。
落实到具体某款产品怎么样的时候,很多朋友还是不知道怎么做选择。
今天咱们再掰开了讲一讲,如何去判断一个重疾险是否靠谱?

1.是否高价,低责任?
什么意思呢。
我们都知道,重大疾病保险优先保障和考虑转嫁的特别严重,会影响到我们生活、工作质量的是重症。
如果一份保险,30岁男性,买50万保额,一年的保费要超过1万块,但是重症只能赔付1次!
要赔付多次还要单独加钱。
这样的产品就是非常不划算了。
因为,市面上,有很多责任优秀,保障完善,重症支持多次赔付,甚至高发的癌症都支持多次赔付的产品。
价格都不一定要这么高!
具体在以下两篇文章中有介绍过一些责任非常不错,公司规划和服务都很优秀的产品。
2.捆绑大礼包,个个非精品?
众所周知,没有任何一款产品可以解决一个人的所有风险问题。
检验一个方案是否合理靠谱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让它接受市场中其他产品的较量和考验!
捆绑产品看上去像一个大礼包,似乎什么都有。
但单独研究,每个都不是市面上性价比和责任最优秀的。
比如,打包产品中最常见的:
长期意外险,二三十万保额,一年要一千多块钱。
单独买综合意外险,50万保额一年也就两百多块。
哪怕加了社保外用药的升级版意外险,50万保额,一年也就600多块钱,不超过1千块。
再比如,打包产品中最爱出现的终身寿险!
寿险在之前文章聊过.
对于普通家庭,没有家族传承需求,没有大额资产配置需求,压根用不到去买终身寿险。
因为贵!
而且买终身寿险的钱,极可能是占用了你该拿去买重疾险,用来治病的钱。
更有意思的是。
你以为买这类打包产品,重疾赔付完之后,身故还可以再获得全额赔付?

但事实却是,重疾险会提前占用寿险保额。
钱是花了2份,但是重疾给你赔付了,其他的,对不起,提前给付了寿险保额。
不信,可以把合同找出来翻一番,逐字逐句的读一读是怎么写的。
看不懂合同的,也可以找找专业人士帮忙解读。
医疗险。
我见过最大的恶,是把医疗险当重疾险来卖!反之亦然。

医疗险是报销型,不是得了病一次就赔付你。
一来社保报销有上限,二来有用药目录限制。
所以买医疗险,尤其是价格亲民的百万医疗,是最为基础的转嫁大病风险的工具。
但它也不是万能的。

一来对健康要求特别高,毕竟便宜。二来,有很多除外责任限制,比如既往病症不赔。
再者,只能报销公立医院普通部,同时有1万块钱的免赔额。
需要社保报销完之后,超过实际花销的部分才能报销。
所以,并不是如宣传所说。
写了400万、600万保额就赔付这么多。
那个是报销上限,最终报销多少是看你的实际花销。
很多不负责任的代理人甚至同时叠加几份医疗险给客户,这样做,你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医疗险是实报实销,买再多最终报销也不会超过你实际花费。
当然了。
所以,为了有更好的体验,比如不用攒发票,不用在公立医院挤破头排队。
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了中高端医疗。
就医选择多、体验服务好、有直付功能,不排队不垫付。
具体可以在MSH欣享B、安盛天平智选,优秀的中端医疗长什么样子?了解。
3.主险应该有的责任,是否要单独加钱!
这里跟大家交个底儿。
市场上比较优秀有竞争力的重疾险产品。
很多责任本身主险就是自带的,就是说你买的保费就包含了,不需要再额外单独加钱。
但是,比较坑的产品就不一样了。
很多别家有的责任,要单独额外花钱买。

比如说,豁免责任。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重疾险产品都自带轻症豁免责任,即这个责任主险就自带,不用单独花钱买。
即投保人在被保障期间如果先患了轻症,那么赔付轻症保额后。
后面的保费就不需要再交了,但是其他没有赔付的保障继续有效。
这个责任不新鲜,很多产品都有。
所以如果你自己买的产品要单独花钱才能拥有这个责任,就不划算了。
4.癌症责任是实打实抗用,还是只是噱头?
从理赔数据里面可以看到,重疾险理赔占比最高的,是恶性肿瘤。

因此如果一款产品,主险中自带癌症多次赔付。
并且二次赔付间隔期足够短,赔付限制条件足够少。
就是一款值得入手的产品。
但是如果是二次赔付间隔期较长,比如5年,且赔付条件中限制较多,比如复发、没治好不赔付。
那么这样的设计实际用到的可能性并不大,责任不太实打实。
因为同样一个家庭。
不同的家庭成员,在不同的时期,风险系数就是完全不同的。
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负责挣钱养你的父母属于家庭经济支柱。
那么对于他们就应该配置全面的健康保障。
而当你逐渐挑大梁,成为家庭收入和经济支柱后,你需要保障的优先级就高于了父母和孩子。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你才是最好的保障。
说针对不同的人群应该怎么买:
而到底应该买消费型、还是储蓄型?
网络上热推的“特别划算”的消费型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便宜,牺牲掉了哪些责任?
网络上面总是被diss的储蓄型重疾险,到底多了啥,贵咋哪里?
消费型重疾险和储蓄型重疾险到底区别在哪里?
也有系统地分享过。
再者,很多朋友都会担心,保险公司是不是有大小区分,大的听得多,是不是要靠谱一些?
对此请认真阅读《保险法》第92条和补充条例21条。
在保险公司破产后你的保单最多只能赔90%?
也有聊到过。
而重疾险,有些人说保到70岁就够了?有些人说一定要保终身!到底应该听谁的?
在一篇文章告诉你,优秀的重疾险长什么样子
也有分析。

最后想跟大家说。
保险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看上去门槛低。
实际学问很多,税法、法商、核保医学,找到毕竟要花那么多钱,找个专业的多问问,错不了。
还是那句话,一个行业的口碑和发展,是每个从业的个体的气质组成。
你是否真的认同这个行业?
你是否会像给自己或者家人搭配方案一样地为你的客户配置产品?
你讲的每句话是否是内心真的认同?
其实,有很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自我实现、社会认同感。
我一直觉得,光用金钱衡量一个人的高下,是不全面的。
不管任何行业,如果这个人除了金钱,没有其他的东西,没有爱好、没有底线。
是不值得被尊重的。
当然,同一件事情,立场不同,想法可能差别很大。
但我始终坚持,只要别损害别人的利益,不必强求大家都一样,也不要试图说服所有人。
参差多态乃世界本源。
作者Kris,R&F创始成员,资深保险经纪,金融硕士,签约作者,终身学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