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后的人,走路若有5个表现,说明身体或许很硬朗,了解一下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当衰老开始时,腿最先有反应,变得不好使了。因为在中医上认为全身有12条经脉,其中大半经脉是从腿脚处经过的。当身体开始衰老,血液循环会减慢,从腿脚经过的经脉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和滋养,那么就会导致腿脚的衰老速度比人体其他部位更快。

之所以60岁会被称为寿命决定期,就是因为从这个年龄开始,疾病会高发出现,会出现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情况,有许多老年人其实并不是患了严重的疾病死亡的,有很多都是死于骨折产生的并发症。

想要增强体质,对抗疾病,坚持运动是最好的方法。不过到了60岁后,身体已经不适应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了,此时就要选择一些动作幅度不大,比较舒缓的运动。而走路就是最好的锻炼方法之一,走路不仅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便 于提前发现疾病的端倪。

不论男女,60岁后,走路有这5个表现,恭喜你,身体或许还很硬朗‍

1、走路的时候步态正常

走路的时候步态正常,没有走路不稳,步态蹒跚,疼痛,腿脚抽筋,出现跛行,剪刀步,醉酒步,那么说明身体很健康。反之,就需要注意,有些人认为可能是身体缺钙了,买上许多钙片进行补充,其实这也有可能是腰椎疾病,小脑疾病,或是腿部血管狭窄等病症造成的,最好是去医院检查落实。

2、走路时精神抖擞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老人大步如飞,精神抖擞的样子,一看就很健康,而有些老人走路萎靡不振,给人感觉就是身体不太好。的确走路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如果60岁后,走几步就觉得累,那么就要警惕疾病的出现了。

3、走路时心不慌,气不喘

走路时感觉轻松,呼吸平稳,没有胸闷心悸,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的现象,说明心肺功能正常。如果呼吸困难则说明患有某些肺部疾病,肺功能已经下降了,需要引起警惕。如果是心悸胸痛,要考虑冠心病的可能。

4、走路时不头晕头痛

走路时思维清晰,也不会有头痛头晕等现象,说明脑血管很健康,反之,就要小心是脑血管疾病的先兆。

5、走路时腰腿有劲

走路时腰腿有力,即没有膝关节疼痛情况,也没有腰椎酸痛的现象,那么说明腰椎和膝关节都很健康。

过了60岁后,采取走路锻炼的方式可为健康长寿助力,每天坚持走上五千步左右,即不会过累,又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走路前做好热身运动,避免运动过程中受伤。走路时要保证姿势正确,抬头挺胸,收紧小腹。如果弯腰驼背,懒散踱步是起不到刺激腹部肌肉,瘦小腹,锻炼的作用的。

走路锻炼过后,晚上睡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起到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祛除体内湿气,帮助身体排毒的作用,有利于老年人养生保健 。

此外,泡脚时还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泡脚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