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从哪里来?》系列 七、老子的原型原来是他!(中4)
相关推荐
-
李白戏谑侄子的一首诗《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堪比“一树梨花压海棠”
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这样一则轶事,坊间流传,苏轼曾在诗人张先的婚礼上写下"一树梨花压海棠",戏谑张先老牛吃嫩草.但有人考证过,这个故事纯粹是张冠李戴,和苏轼.张先没有什么关系.不过, ...
-
他是大唐当朝太子,荣宠满身,居然为了一个男宠谋反
他是大唐当朝太子,荣宠满身,居然为了一个男宠谋反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柔弱的水能攻破坚石,是有一定条件的,并非绝对如此.如果水量太少,不能持之以恒地冲击,则不能攻坚强之物.所以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知此两者,或利或害. 冲动时的举动,人们称之为勇敢.这种勇敢举动的结果,是勇敢者身死命丧.所以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冲动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不贸然行动,这是勇于不敢.古人常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四章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纵放情欲,为什么会动之死地?当然是因为危害了别人的利益,而受到惩罚.由谁按照什么规则来惩罚之?当然是国家机器中的镇压工具按照国家的 ...
-
有道明师解读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八章(简版)
第七十八篇原文: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语译: 天下柔弱的东 ...
-
中国哲学系列: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你真的读懂了吗?
中国哲学系列: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你真的读懂了吗?
-
《老子从哪里来?》系列:一、《史记》中的《老子传》或为后人伪造之作
这是行之龙心理推送的第21篇文章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了老子的传记,这是正史中首次出现"老子"这一称谓.研究"老子"者皆以该传记为依据.然而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身是人的身,欲也是人的欲,二者为何非要如此对立不可呢?仔细分析起来,问题的关键是一个限度的问题,而不是二者必选其一的问题.人生不能无欲,但不能过分纵欲.适当的欲望是人生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生命在于柔弱,生活也要柔弱.柔弱,不是弱,而是韧,韧比刚还要强.柔弱的要点在于灵活,不僵死,不硬化.人在婴儿时期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 明太祖注:治国务欲民实,无得重敛而厚科,若重敛而厚科,则民乏用矣.民既乏用,则盗贼之心萌.盗贼之心既萌,将必持戈矛而互相斫,是谓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