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明师解读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八章(简版)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36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③.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④,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⑤. [注释] ①歙:收敛,收缩. ②固:暂且, ...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8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关于& ...
-
有道明师解读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简版)
第三十九篇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 ...
-
有道明师解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简版)
第二十一篇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huǎng)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 ...
-
有道明师与老子合一体悟《道德经》第二章(简版)
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 ...
-
最新版本 老子道德经新编二十篇2021版
老子道德经新编二十篇2021版 <道德经>,相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著,全面阐述了他的宇宙观.人生观,也包括治国和修道的原则及方法,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73年长沙马王 ...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善为士者①,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②: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③. [译文]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其政闷闷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⑤.正复为奇,善复为妖⑥.人之迷,其日固久⑦.是以圣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刿⑨,直而不肆⑩,光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③,取④天下常以无事⑤:及其有事⑥,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 ...
-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202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