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祛暑益气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清暑益气汤 《温热经纬》

清暑益气西洋参,竹叶知草与荷梗;

麦冬米斛连瓜翠,暑热伤津此方能。

【组成】 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著本方无用量)

【功用】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 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李东垣清暑益气汤 (《内外伤辨惑论》)

东垣清暑益气汤,参芪归术加草苍;

升葛泽曲麦味合,青陈黄柏共成方。

组成:黄芪汗少者,减五分  苍术泔浸去皮,以上各一钱五分(各4.5g)  升麻一钱(3g)  人参去芦  白术 橘皮 神曲炒  泽泻以上各五分(各2g)  甘草炙  黄柏酒浸  当归身 麦门冬去心  青皮去白  葛根以上各三分(各2g)  五味子九个(2g)

功用:清暑益气,除湿健脾。

主治:平素气虚,又感暑湿证。症见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

【鉴别】 清暑益气汤与竹叶石膏汤均能清解暑热、益气生津,用于外感暑热、气津两伤证。但清暑益气汤用西瓜翠衣、荷梗等,其清暑养阴生津之力较强,常用于感受暑热、气津两伤之体倦少气、汗多脉虚者;而竹叶石膏汤用石膏、竹叶等药,其清热和胃之效偏优,多用于热病之后,余热未尽,气阴两伤之呕逆虚烦者。

《温热经纬》王氏清暑益气汤与《内外伤辨惑论》李氏清暑益气汤均能益气,主治暑病兼气虚证。但王氏方除清暑益气之外,重在养阴生津,宜于暑热伤津耗气证;李氏方解暑生津之力较逊,重在健脾燥湿,用于元气本虚、伤于暑湿之证。

补充:第四节 祛暑清热剂

清络饮

清络饮用荷叶边,竹丝银扁翠衣添;

鲜用清凉轻清剂,暑伤肺络服之痊。

(0)

相关推荐

  • 方剂学——清热剂(一)

    方剂学——清热剂(一)

  • 嗜睡的辨治

    编辑整理  邢思明 嗜睡的辨治 导读 用经方治病,有的人讲究原方原量,很少加减,这固然能显现出医者的实力和水平,然而,疾病总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病人不会按照你设定好的方案来得病,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灵 ...

  • 方剂学祛暑利湿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六一散(原名益元散)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六一散用滑石草,清暑利湿此方饶. [组成] 滑石六两(18g) 甘草一两(3g) [功用] 清暑利湿. [主治] 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 ...

  • 方剂学祛痰剂燥湿化痰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一节 燥湿化痰剂 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五两(各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 ...

  • 方剂学祛痰剂清热化痰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二节 清热化痰剂 清气化痰丸 <医方考> 清气化痰杏瓜蒌,茯苓枳芩胆星投: 陈夏姜汁糊丸服,专治肺热咳痰稠. [组成] 陈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枳实麸炒 黄芩酒炒 瓜蒌仁去油 茯苓各一两( ...

  • 方剂学祛痰剂润燥化痰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三节 润燥化痰剂 贝母瓜蒌散 <医学心悟> 贝母瓜蒌花粉研,陈皮桔梗茯苓添: 呛咳咽干痰难咯,清肺润燥化痰涎. [组成] 贝母一钱五分(9g) 瓜蒌一钱(6g) 花粉 茯苓 橘红 桔梗各 ...

  • 方剂学祛痰剂治风化痰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五节 治风化痰剂 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息复正常. [组成] 半夏一钱五分(9g) 天麻 茯苓 橘红各一钱(各6g) 白术 ...

  • 方剂学固涩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一节 固表止汗剂 牡蛎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牡蛎散内用黄芪,浮麦麻根合用宜: 卫虚自汗或盗汗,固表收敛见效奇. [组成] 黄芪去苗.土 麻黄根洗 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 ...

  • 方剂学重镇安神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朱砂安神丸 <内外伤辨惑论>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组成] 朱砂另研,水飞为衣,五钱(1g) 甘草五钱五分(15g) 黄连去须净,酒洗,六钱 ...

  • 方剂学凉开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安宫牛黄丸 <温病条辨>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 犀角真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组成] 牛黄一两(30g) 郁金一两(30g) 犀角(水牛角代)一两(30g) 黄连一两(3 ...

  • 方剂学补气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组成] 人参去芦 白术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