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中山送醪二赋》

苏东坡只不过是一位大才子、大诗人、大文学家,其书法也远远不及米芾、黄庭坚等人,殊不知,真正能够代表宋朝书法最高水平的人,一定是苏东坡。大书法家黄山谷曾经这样评价苏轼的字:“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

大图模式能够达到真正的自然天真,并且在极为深厚的学养中生发出来的极具“书卷气”的表达,苏东坡的字是真正达到了孙过庭所说的“情深调和”的书法至高境界。我们不必谈他的这件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这件《寒食帖》也不足以代表苏东坡生平的书法最高水平。在公元1094年,这一年是宋朝的绍圣元年,苏东坡59岁,他在自己生平最得意的两件作品后面,写了一段跋文:

大图模式“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这两件作品后来被合并成为了一卷,成为了苏东坡一生当中书法水平的最高体现。此作便是著名的《中山送醪二赋》。这里的岭表指的是现在的河南睢县,是他在被贬谪到岭南的途中所作。59岁的苏东坡几经贬谪,不是在贬谪途中,就是在贬谪的目的地,他几经生死,将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百态全部融入到了自己的诗文和书法当中,这也是他的书法能够卓然于时代之林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图模式所以有人说你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没有活到60岁,苏东坡的书法境界你是看不懂的。如果说在苏东坡生平诸般艺术有一个排名的话,那么书法也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书法是一门能够涵盖所有内容的艺术,你的思考,你的性情,你的学养和你的脾气秉性都能被书法容纳其中,你的底蕴越深厚,你的书法气格就越高,苏东坡以经天纬地之才,将文人书法写到了时代的高峰。而这件《中山松醪二赋》则是他一生当中书法的绝诣。

大图模式从书法的技术角度来看,我们始终参悟不透苏东坡的书法取法,是从颜真卿还是王僧虔还是杨凝式还是自传家法,但这件《中山松醪二赋》所呈现出来笔法和姿态,也足以令人叹为观止。此作在书写的意境当中,姿态优雅,中宫内收,字字敦厚而稳健同时也不乏轻盈之态,乾隆皇帝评价此帖:“精气盘郁豪楮间,首尾丽富,信东坡书中所不多觏。”由此可见,此作精气内敛,明人张孝思评价这幅字道:“此二赋经营下笔,结构严整,郁屈瑰丽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

大图模式评价书法的最高境界乃是“古雅”,而苏东坡此作不唯有古雅气息,更有一种姿态百变,笔笔精力弥漫的瑰伟气象。从这一点来看,苏东坡这件《中山松醪二赋》堪称“超神书法”,水平远在唐人的摹本《兰亭》之上,俗人很难看懂!此作从清朝皇宫中流传,辗转流落民间,现在藏于吉林省博物馆,乃是其镇馆之宝。从苏东坡的书法中你能真正看到文人书法的最高意境,也从中看出人生百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