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痕之辨:破解真伪古玉的奥秘(经典,秒藏)

我们知道,古玉判断新老工痕是一项重要的特质之一,之前我的文章里提到过,每个文化历史时期琢玉工具的不同,而造成了不同时期工艺的区别。

例如,商周工具推磨划磋叫“碾”。春秋戰國剮蹭游絲精描叫“琢”。兩漢陰線硬朗勾划毛雕叫“刻”。唐以後順刺滑削線條痕跡叫“砣”。同时古代制玉诸如开料、成型、琢纹、镂雕、钻孔、掏膛等流程都会用到介质为匀细潮湿的解玉砂。

传统制玉工具效能差,加工周期较长。工具可以带动潮湿的解玉砂与玉料充分接触、研磨。二者的结合导致了磨砂状态的产生 ,但古代玉匠为打磨掉工艺遗留的瑕疵,大多又对初次加工过的玉器进行抛光处理,故暴露在主要部位的磨砂现象基本打磨殆尽。但也有遗存在一些没有必要抛光的次要部位和抛光达不到的工艺死角,以及部分半成品和边角料表面。

古人工匠技艺高深,慢工细坨,正反转坨机又决定了每一种痕迹特点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跳刀接刀工艺、阴线的一边深宽一边窄、拉丝的的不平行深浅不一、浮雕部分与底部清理干脆清晰等等特征。只要掌握其规律性,多看馆藏高清图片,多馆藏真品实物,多动脑思考总结,将这些特征微痕深深记忆在脑中,成为你自己的技艺。

通过一些学习及前辈的总结,今天就将一些工痕特征以及和新仿的比较特征解释图以便大家参考,更能准确的判断其新老特征。

商周工痕及解玉砂表现

中间图为仿

右图为仿

右图为仿

清代坨工及拉丝工工艺

战汉谷纹坨工

良渚中后期阴线工艺

(0)

相关推荐

  • 如何辨别古玉真假拉丝

    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了什么是拉丝痕迹,什么是螺旋痕迹.而且通过图片对比,可以说已经能够分辨出两者的异同,基本上掌握了其表象特性.然而,在古玉辨伪过程中仅仅掌握了这些还是不够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

  • 古玉识趣(108):威风凛凛红山鹰 真章处处见特征

    一件红山玉鹰的见真看点举例 玉鹰为古玉比较多见的题材,只是假仿遍地一真难求. 红山玉鹰的形制比较简明古朴,所以几乎有海量玉鹰可供把玩,但是真仿之间的判断则全靠细节考量的功夫了. 一件形制常见的玉鹰(图 ...

  • 断代辨伪【4】 ——从雕工鉴识古玉

    中国古代玉器的雕刻不外乎阴雕.阳雕.浮雕.圆雕.镂雕.各种线刻等.各个时期生产工具不同,大致分为"他山之石攻玉"时期.青铜工具时期.铁质工具时期,它们决定了当时的琢玉工艺的差异,在 ...

  • 古玉识趣(103):最难素璧鉴古今 自然沁裂打眼睛

    一件素玉璧的真仿看点举例 素璧最难鉴古今,老料能不辣眼睛? 一件素璧(图1): 图1-1 图1-2 直径11厘米.孔径2.5厘米.厚0.3厘米. 自古玉璧有和田玉.有地方,料不能成为辨识依据:璧最简易 ...

  • 肉眼辨真假——“汉代古玉鉴定的流派探微”

    汉代玉器用途的不同,汉代玉器可分为玉兵器.玉工具.礼器玉.丧葬玉.佩饰玉.玉器皿和玉摆件等几大类.玉兵器和玉工具--随着青铜制造业的发展,到了商代,绝大多数玉兵器和玉工具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而成为一种 ...

  • 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破解高古玉表面特征

    古玉器的琢玉过程因工具和技艺落后, 而总体表现为费劲和低效, 再加上久经风霜,残留的痕迹显得古老而陈旧...... 下面我们用图文方式鉴赏这些藏品老旧痕迹,供各位参考: (1)表面虽光滑,但因长期把玩 ...

  • “打孔” “砣工” ——懂这两项 ,古玉收藏十拿九稳 !

    打钻图 一.桯(ting)钻 桯钻工具--箭头 桯钻,就是我们俗称的'实心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到近代.最早的桯钻工具为玛瑙.火山燧石等制作的箭头,人们用其直接在玉器上带动潮湿解玉砂进行旋转 ...

  • 古玉收藏九要领(藏友总结,值得借鉴)

    中国古玉,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灿烂的华夏文明,其特有丰富的美感让广大藏家情有独钟.对于初涉古玉收藏的广大爱好者来说,应注意些什么呢?下面,资深藏友总结出九个要领应特别注意: 一.雅人雅玩是努力方向 ...

  • 古玉界:山西省博物院藏古玉大赏(一)

    山西博物院的展陈做得比较科学规范,注解也很详尽,值得一去.

  • 古玉界:山西省博物院藏古玉大赏(二)

    玉主佩 西周,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由204件组成,下端的两个玉雁,最引人瞩目 玉牌联珠串饰 西周,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于墓主胸部右侧 玉牌联珠串饰 西周,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31号墓 ...

  • 揭开古玉赝品的面具(藏玉必看)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1图2是玉友提供的,图2是钻孔旁阴线的放大图,图3图4图5是我的图片. 从图1整体来看,没有古玉古朴的神韵,主要是每个下刀的方式都不对.古代是固定的工具,玉在移动,所以 ...

  • 图文详解:揭开古玉赝品的面具(藏玉必看)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1图2是玉友提供的,图2是钻孔旁阴线的放大图,图3图4图5是我的图片. 从图1整体来看,没有古玉古朴的神韵,主要是每个下刀的方式都不对.古代是固定的工具,玉在移动,所以 ...

  • 古玉欣赏|故宫博物院藏玉大全

    据统计,故宫博物院收藏古代玉石器约三万件,主要源于清宫遗存. 故宫博物院所藏玉器按时代可划分为元代以前古玉.明代玉器.清代玉器三部分. 明代玉器多数为明宫遗存及清代宫廷的收藏,是研究明玉最重要的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