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修正:不符合逻辑的人生理念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要成为一个更好的家长?因为你的选择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为什么要成为一个更好的家长? 因为更好的家长,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才能帮 ...
-
我们学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丨你的“套用”一文不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很简单:那是别人的道理,来自他人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我们只是简单套用,显然起不到相应作用. 就好比流传久远的比尔盖茨退 ...
-
世人为什么都痴迷法术,却对大道之理充耳不闻?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壹 <道德经>四十一章写道"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从字面意思来解,是说根器比较低劣的人们往往不懂大道之理,所以他们在听到有人谈道 ...
-
Tell them I have a wonderful life
--读<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有感 肖逸 湖南省宁乡县第一中学 一部优秀的外文作品需要的不只是其本身的优秀,还有译者的优秀,基于这两点,很难找出好的哲学家传记,而<维特根 ...
-
六句人生金句,六句修行金句,六句禅定修炼金句(鼎然2021-7-14)
六句人生金句 (1)----要对自己充满无限的宽容,无论发生什么事也无论自己做了什么事都要对自己宽容.只有宽容了自己才会使自己的头脑理性起来,才可以更好地去做事去解决问题. (2)----一定要对自己 ...
-
都在呼吁读书,到底读什么书?
作者:熊承星律师,中国法学会会员刚过去不久的世界读书日(每年的4月23日),又一次引发全民对"读书"的探讨,甚至连央视新闻主播白岩松也无数次在无数场合呼吁我们要培养读书习惯(在名人 ...
-
觉醒年代,“家”是生命的道场 | 陈惠亭&刘丰
陈惠亭老师:『家』是什么?白居易的<种桃杏>这么说: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对很多人来说,一方面渴望着家是港湾,一方面却把家活成了狂风暴雨的中心. 我今天特别希望跟大家一起共振当 ...
-
一个人的格局,到底指什么?不外乎四点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格局包括了人的思想高度,精神高度,但又不一定与财富.地位.权力有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如果这是人生的方向和目标之一,那仅仅就是努力钻进有钱人的圈子里,见识他们的奢靡生活吗? 不是的 ...
-
稻盛和夫的“七个人生理念”:01、无坚不...
稻盛和夫的"七个人生理念": 01.无坚不摧的信念. 02.具体明确的蓝图. 03.纯粹干净的目的. 04.积极光明的心态. 05.开阔高远的格局. 06.持续持久的重复. 07. ...
-
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充满哲理,引人深思
一.不惊扰别人的宁静,就是慈悲: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就是善良.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二.越长大越觉得,比起诉说自己的委屈与不甘,沉默最好.反正,你走你的,我活我的. 三.一个人成熟 ...
-
《第十一回》再次证明了一点,真实的生活比戏剧更加不符合逻辑
<第十一回>是陈建斌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作品,由陈建斌.周迅.大鹏.窦靖童领衔主演,春夏特别出演,刘金山.于谦.贾冰.牛犇友情主演,宋佳友情客串出演.首映是4月2号,现在已经可以在三大视频网站 ...
-
九转领域105:今日10条,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改变你的人生
你好,我是九转! 1,越学习的人,越发现自己有很多知识不会,然后继续不断学习. 越不学习的人,越发现自己什么都会,所以继续什么都不学. 2,要学会用钱去赚钱,用别人取赚钱,用脑子去赚钱,而不是用自己的 ...
-
认知提升,才是人生和事业成败的关键!这3句话,句句胜读十年书
认知不提升,现状就很难改变!送你3句话,明白后"胜读十年书"
-
司法认知两种逻辑错误——“因果倒置”与“好事反推”
正洪观点 民商实务 追寻法意 解析案例 探索规则--不一样的法律思维路径 150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司法认知两种逻辑错误 "因果倒置"与"好事反推" 编辑:伊 ...
-
神雕侠侣中,有一个隐藏的破绽,违背科学原理,非常不符合逻辑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武侠射雕三部曲中,各有破绽,有的在改版之时被改正了过来.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童年时期的郭靖与其母亲逃难到了蒙古,当时郭靖吃的一种食物,是玉米,而从历 ...
-
认知是底层逻辑与事情本质,所有的一切行为...
认知是底层逻辑与事情本质,所有的一切行为都是人为决定的.本质上是人性决定的. 天道中的一句话--所有的行为都是文化属性导致的,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确切的说,是人性指引着人们的行为.文化 ...
-
认知的底层逻辑,以及对个人的启示
一.认知的自然过程 从生物的发展史来看,最早人类先对所在环境中的事物建立印象,产生了模糊的意识.经过长期的接触观察,人类逐渐意识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及规律.随着交流的需要,语言诞生,人类能给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