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是研究事物“第三状态”的文化

  时间:2006-6-26

三文化本质上是研究事物的以“立体状态”、“中间状态”、“统一状态”为特征的“第三状态”的文化。同时,也是研究人们认识解决问题的“第三种方法”、“第三条道路”的方法论文化。过去我们研究事物的对立状态多,而研究事物的“第三状态”即“立体状态”、“中间状态”“统一状态”少。在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二十一世纪后,我们应当弥补这个不足,我们不但要重视对立的两极状态,更要重视事物的“第三状态”。据笔者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事物的“第三状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它很可能是打开宇宙、社会、人生以及各种文化现象之“密码”,是人们认识和解决自然、社会、思维运动各种复杂难题乃至各种危机的“诀窍”之所在。

  “三”文化所研究揭示的“第三状态”,大致包括以下十个大的方面:

1、以“立体状态”为核心的立体、整体、完整、整合、系统、全面、循环等“第三状态”。

2、以“中间状态”为核心的中间、中极、中性、中观、中坚、中正、公正、公道、公平、平等、平常、平淡、正道、正义、正气等“第三状态”。

3、以 “中行状态”为核心的中行、中庸、中道、中和、适中、时中等“第三状态”。

4、以“中介状态”为核心的中介、媒介、联系、关系、纽带、桥梁、方法、手段、工具、信息、能量、条件、统筹、协调、服务、仲裁、评判、沟通、贯通、通道、渠道等“第三状态”。

5、以“统一状态”为核心的统一物、统一场、载体、结构、共同体、包容、本质、规律(道、太极)平衡、均衡、稳定等“第三状态”。

6、以“发展状态”为核心的发展、亦新亦旧、亦是亦非、亦此亦彼、模糊、不确定、过渡、过程等“第三状态”。

7、以“互动状态”为核心的互动、互补、互感、互应、互渗、互比、互参、互信、互助、互惠、互利、互通、互制等“第三状态”。

8、以“结合状态”为核心的结合、参合、融合、交合、冲合、磨合、契合、聚合、配合、联合、组合、合作、渗透、天人合一、扬弃式的和合等“第三状态”。

9、以“和谐状态”为核心的和谐、和合、和平、和善、和气、双赢、多赢、共赢、圆融、融通、融洽、大同等“第三状态”。

10、以“创生状态”为核心的创生、创造、创新、碰撞、冲突、杂交、超越、转化等“第三状态”。

  当着人们真正研究明白和把握了事物的“第三状态”的时候,尤其是人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第三种方法”之后,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必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