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三则(资治通鉴卷二一三之十)
相关推荐
-
带你一次性走完隋朝历史,一起探究隋朝的兴起和灭亡
原创2021-07-03 03:43·周扒皮叭历史 很多人都喜欢把隋朝和秦朝拿在一起做比较,因为这两个朝代都是结束了百年的诸侯混战历史,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都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修筑了宏大的建筑工程. ...
-
迷倒六位君主的萧皇后,真的跟李世民有一腿?此时的她已经60岁了
天保六年,西梁皇帝萧岿的夫人张氏生下一个女儿,她便是今天故事的女主角萧氏. 因为萧氏生于二月,所以她一出生便被父亲视为不详的存在.当时的人相信"二月生子者不举",这里面的" ...
-
北宋最有骨气的文人,中进士不做丞相女婿,迎使臣不跪金国太子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书生,这个封建帝国时代最庞大的群体,他们或为后人所嘲,或为后人所羡.但正如诗中所言,书生求的,无非是一袭风骨,那纵使尚存一息也向往自由自在的灵魂. 他们 ...
-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二)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续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宋孝宗赵昚
赵构把皇位禅让给赵昚,就是宋孝宗,自己做了太上皇. 赵构做了一个水银鱼池,被赵昚看见,赵构说:"现在水银缺乏,这些水银是从汪应辰那买的."赵昚大怒:"汪应辰劝我不要大兴土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
裴炎入狱后,郎将姜嗣宗从洛阳出发,出使长安.到了长安,刘仁轨问他东都洛阳的事情.姜嗣宗自夸道:"我很久之前就发觉裴炎有点反常了.(嗣宗觉裴炎有异于常久矣.)"刘仁轨又问:"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十五)
轶事其一:这一年九月,武则天拿出一枝盛开的梨花给朝中的宰相们观赏,宰相们大都附和武皇的意思奉承说这象征着大周朝的吉兆啊.只有杜景俭不附和大家的意思,他说:"现在正是草木枯黄凋落之季,而这棵梨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十五)
李日知在担任刑部尚书职务时,从来不对犯了错的官吏用刑,但刑部的各项工作却都能圆满地完成.曾经有一位令史在接到皇帝敕令三天后,竟然忘记去执行.李日知得知后十分生气,下令让人找出刑杖,然后集合所有的官吏, ...
-
姚崇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十八)
有一次,姚元之向玄宗奏请依照顺序提拔任用郎吏.玄宗听后只是盯着宫殿的屋顶不作一声.姚元之几次重复汇报,玄宗始终一言不发.姚元之感到十分恐惧,便急忙退出.当日罢朝之后,高力士向玄宗问道:"陛下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一六之十四)
其一:有人劝陕郡进士张彖去拜见杨国忠,并对他说:"您如果去拜见他,马上就可以得到富贵啦.(见之,富贵立可图.)"张彖答道:"诸位把杨右相当成泰山来依靠,但我却认为他不过是 ...
-
怀义和尚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三)
垂拱二年六月辛未(初三),朝廷任命苏良嗣为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待价为右相. 有一次,苏良嗣和怀义和尚在朝堂相遇,怀义对其傲慢无礼,苏良嗣大怒,命令随从拽住他,打了他几十下耳光.怀义赶紧跑去向太后告状 ...
-
裴行俭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一)
永淳元年四月辛未(初八),唐廷任命礼部尚书.闻喜宪公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率右金吾将军阎怀旦等三名总管分道进讨西突厥.然而,大军尚未出发,裴行俭就病世了. 裴行俭有识人之能.他初任吏部侍郎时,前进 ...
-
陈子昂二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五)
麟台正字.射洪人陈子昂上疏朝廷,认为:"朝廷派遣使者巡察四方,不可任用不称职的人,刺史.县令诸官员不可不认真选择:近年来百姓疲于征战,不可不好好安抚.(朝廷遣使巡察四方,不可任非其人,及刺史 ...
-
反易刚柔,故山变为灾(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四)
垂拱二年九月己巳,雍州向朝廷报告,说新丰县东南有座山从地下踊出.朝廷于是改新丰县为庆山县,各地方都上表祝贺.江陵人俞文俊不以为然,他上书说道:"天气不和寒和暑就会并行,人气不和肉瘤就会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