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大名县,冢北村

说到大名县曾是春秋时期卫国的疆域,就不得不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昏君卫宣公。

如今大名县冢北村的村名便是他昏庸的证明,因为这里的“冢”指的就是他的两个儿子的坟墓。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道来。

一、上染母妃

话说,春秋时期,卫宣公还没当国主的时候,就和他父亲卫庄公的妃子夷姜有染,天天偷偷约会,并且生下公子伋。

后来卫宣公即位,立夷姜为夫人,立公子伋为太子。

二、下夺儿媳

如果仅仅如此,或许因为爱情,这样也就罢了,但是这仅仅是开始。

说太子伋很快成人,要选妃子。卫宣公派人到齐国为儿子公子伋求亲,齐国公主宣姜答应了。

但是当宣姜嫁来之后,丈夫却成了自己的公公卫宣公,原来卫宣公听说儿媳的貌美如花时,早就把太子伋支走他乡了。

太子伋回来后,木已成舟,再加上他知书达理孝顺,就这样算了。

三、二子争死

卫宣公上染母妃,下夺儿妻,如此这般,已经道德败坏,伦理尽丧。但是还有更可恨的。

又过了十余年,前夫人夷姜失宠自尽,后夫人宣姜生了二公子子朔和三公子子寿两个儿子,并且也长大成人。

二公子子朔想当太子,就对着卫宣公说太子伋的坏话,卫宣公竟然就信了,不但要废了太子,还要杀了太子伋。

他们计划,让太子伋手持旌旗,坐船出使齐国,路上再派人刺杀手持旌旗者。

正巧三公子子寿听到了哥哥和父王的谋杀计划,虽然他和二公子是同父同母,但他天生善良,从小与大哥太子伋关系要好,看不惯幕后和二哥的蛮横霸道,并且十分同情大哥的遭遇。

于是,他就马上去找了太子伋,说不要出访齐国,父王要派人路上杀你,这是一个圈套。

太子伋不听,坚守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伦理道德。

子寿无奈,痛心不已。当父王果然派太子伋去齐国出访时,子寿伤心地来河边送别。

他灌醉了同父异母的哥哥太子伋,心想:你原本该是父王的弟弟,我原本该是父王的孙子。只因父王的荒淫无度,你我竟然成了兄弟。明天我替你出使齐国吧!我替你去死吧。

第二天,太子伋酒醒,知道了子寿坐船沿着马颊河,替自己去了齐国,于是快马加鞭一路狂追。当追到今邯郸大名境内时,正好追上,并且卫宣公派的贼人刚刚杀死二公子子寿,还没走。

太子伋是痛哭流涕,无畏地大喊:“我才是你们要杀的公子伋,来杀我吧!”贼人果真也杀死了他。

四、埋葬他乡

他们两人死后,卫宣公还不让他们的尸体魂归故里,要求就地掩埋。于是二人就埋在了今大名县境内的马夹河附近,人称“太子冢”。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太子伋和子寿的兄弟情义,把太子冢北边的小镇改名为“冢北”。

作者:李银岭,笔名北极的冰327,河北大名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