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范曾的绘画了不起,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不服也不行

(0)

相关推荐

  • 范曾:黄胄有一个硬本事,除了我和他之外,其他画家都学不会

    大师黄胄的绘画笔墨自然,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的笔墨绘画上面无人可比.后人多数都有模仿他的绘画,但就是画不出他笔下那一种自然的真情流露. 当然除了大师对于绘画真情实感的流露之外,其实黄胄的作品之中也有一些关 ...

  • 鉴别范曾字画的妙招

    范曾如今已经从徒弟变成了羽翼颇丰的国宝级大师,他的画作经常被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世界各国的外宾,自然范曾也不再是小范了,现在大家都尊称他为范曾大师,而且据他自己说是在国画.书法.国学.理论等等多个方面 ...

  • 「津门网」绘画不能简简单单地填满,而是要有意识地去留白

    今天又与大家见面了,我们继续来分享一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从整个笔墨气韵到构图题跋,都非常的传统,而且干净利索,这些绘画作品出自于姚晓冬先生之手,他现在是浙江画院的专职画师,也是我国一级美术 ...

  • 范曾字画的真伪辨别方法

    范曾的诗词,立意高雅,情文双具,设句破典,"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读来如闻大野马蹄,镗镗入耳.范曾吟诗,思如泉涌,顷刻间云霞满纸.甲申深秋,诗坛斫轮老手叶嘉莹先生逢八秩 ...

  • 冯骥才:别再糟蹋我们的文化了!

    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社会文明才能整体地提高. 问题是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放肆的粗制滥造,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 ...

  • 冯骥才谈范曾、贾平凹、王蒙,以及自己

    文化艺术出版社约我与王蒙.范曾.贾平凹合出一套文集,各人一册,文章自选,还别出心裁地请我们各写一篇与其他三位交往的文章.我脑袋立时冒出这篇序文的题目:四君子图.为何?自我标榜为君子吗?非也.只是想到古 ...

  • 母亲节分享幸福 | 冯骥才《母亲百岁记》

    母亲百岁记 文 / 冯骥才 ღ 留在昔时中国人记忆里的,总有一个挂在脖子上小小而好看的长命锁.那是长辈请人用纯银打制的,锁下边坠着一些精巧的小铃,锁上边刻着四个字:长命百岁.这四个字是世世代代以来对一 ...

  • 【 大爱无疆 】母亲节分享大作家冯骥才的《母亲百岁记》

    [ 大爱无疆 ]母亲节分享大作家冯骥才的<母亲百岁记> 周游太虚幻境 11分钟前 阅读 8 关注 来自话题 #亲情故事在身边 2.6万篇 [ 导读小引 ]近读冯骥才先生的<世俗奇人& ...

  • [转载]冯骥才笔下的巴黎

    原文地址:冯骥才笔下的巴黎--法国的风情与浪漫作者:夏日清泉 读了作家和画家冯骥才笔下的<巴黎,艺术至上>,很喜欢他写的游记和拍摄的照片.从一个作家和画家的角度观察生活,比我们普通人的视角 ...

  • 跟冯骥才聊聊“小桥流水”和“人家”

    ■记者 陈抒怡 西塘古镇 "毛豆.蝴蝶,这回没有遇到,因为现在游客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不是能遇到其他的细节,很难说."近日,在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召开的传统村落保护国际研讨会上,近8 ...

  • 冯骥才:一个民族不怕犯错,就怕记不住教训

    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 ...

  • 冯骥才《艺术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艺术家 冯骥才 四月初已进入春天的时光,窗外所有树木的树芽都在逐步变成生气十足的新叶,绿叶才是春天开出的花.清晨的风还有一点凉意,吹在楚云天身上叫他神清目朗,分外清爽. 他把一张洁白的宣纸铺在临时搭起 ...

  • 《西塘宣言》发表15周年,冯骥才谈传统村落保护

    时光如白驹过隙,2006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第一份呼吁全社会并联络国际学术力量保护古村落的"宣言"--<西塘宣言>正式发表,到如今已经整整15周年了.15年前,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