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住在漏雨小茅屋的出家人,他们还好吗?_凤凰网

2021年02月13日 15:05:28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99人参与33评论

新春佳节,一个欢乐、团圆与美好的日子。然而有这样一个僧人群体,他们身居深山或偏远小寺,简陋的屋舍漏雨进风,北风呼号。他们的被子却硬如铁,喝的是降落的雨水……

这是世间特殊的一群人,他们远离繁华,也远离寺院殿楼,背着一身行囊,行脚至深山处,从此生根……

在树林间茅棚安居悟道,以苦为乐,以戒为师。他们在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对话间,粗茶淡饭,衣食温饱即可,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他们是深山中的隐士,常享富饶的精神资粮。然而,身为僧伽中的困境人群,为配合疫情防控的需求,原本艰难的生活,如今更是举步维艰,怎能不让人牵挂?

“奇怪”的游客,守护山僧

有道是“天下名山半属僧”,深山有佛寺,还有数不清的隐居者的茅棚,几乎每次进山,都能偶遇山僧。

倘若机缘巧合,你还能看到一列“奇怪”的游客,他们个个都拿着重物,背着高过头顶的大包,有些拎着大桶的植物油,有的还挑着担子,走近一看,“扁担”上挑的东西则是土豆、包菜等蔬菜。

如果跟过去,有时山上会下来背着背篓的僧人,他们会熟悉地走向“游客”,接过沉重的物品放到自己的竹编背篓里,领着他们继续往峰顶攀登。

有时,这些“游客”会停在一个破败的茅棚,放下包里的物资,安静地放在门口后,却不停止攀登的脚步,接着奔赴下一个隐居者屋前。

在部分隐僧的屋内,还能看到半人高的水桶,据说有的僧人,喝的是降落的雨水,经收集桶内,在净化之后用来饮用。

他们在生活上,第一不方便的是吃饭,住在岗岩山峰的僧人,是没有土壤可以种植作物的,所以,食物的解决方式,要么去山下采购,几小时背上山。要么去捡一些野菜板栗充饥。

第二不便的是供暖,深山湿冷,雾气蕴寒,每到冬天,简陋的屋舍漏雨进风,北风呼号,被硬如铁。

这样的生活窘境,让住山下的卢师兄时刻挂心,他挑起背篓,日常送生活物资,天冷送御寒物资,每天行走少则几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的山路,从年轻二十多岁开始,无惧冰霜雨雪,一做就是三十年。

如今,眼角添风霜,两鬓增华发,眼神里却是神采奕奕,精神矍铄,满是干劲。

只是最近上山不小心摔断了腿,只能请弟弟带人上山。

僧伽医养:为僧伽提供保障

年底,灵山慈善基金会联合数十家公益机构/媒体平台共同推出“开年行善”新春公益周活动,在优质的公益项目中,“僧伽医养”项目一如往昔,关怀师父群体,和往年不一样,“福德计划”在新春季节,在开年行善的热烈氛围中,牵绊你我他之心,因为它,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上周,僧伽医养团队深入第一线,加入了给深山困境僧伽送物资的行列。几位师兄,在卢师兄弟弟的带领下,背着半人高的包裹,里面放满了蔬菜、土豆、米油粮面等易储备的生活物资。

两天时间,开始了海拔高达千米的征程,虽然直线路程只有大概几公里,海拔高差却有一千多米,高坡度,和时有石草隔挡的崎路,使爬起来特别累。

在接近山峰时,有几段路都是接近于垂直的,需要手脚配合,前人拉后人抵,才能沿着陡峭的山路上攀爬上去。

来回几小时,爬着还会跌倒,擦擦沾上的尘土,继续跋涉。

只因她们清楚,发起人卢师兄曾尝受过更多的艰辛。

三十年的送物资不间断,每年供上千位僧人,远路来回十几个小时,摔断过腿,踩崴过脚,山有野兽的危险,路有蜿蜒的曲折。却一饭不忘僧人,一日不忘供僧。

三十年,变的是容颜的老去,不变得是每日的护僧之行。

某志工师兄,由于跋涉路程太远,饿了就吃雪。

第二天拜访了一位特别的山僧,他四五十左右,拄着拐杖,住在泥土堆砌的土基房,他客气地请大家吃炒核桃,喝红茶。

“最成功的人,应该是利益他众者,哪怕只能利益一个人”师父说。这句话,对于另外一位坚持9年供僧的师兄,是最贴切的诠释。

“九年来,变换着方式行愿,尽自己的力量,经历了荣辱,体悟了生死,一颗虔诚的心从未退失,纵遇百般难,激起千般勇,今天还活着,就有更多的事去承担。”

一次深山之行,百感聚集于心。

忘不了,深山里的苦行隐居僧。

忘不了,崎岖山路上,大包小包的供僧身影。

此次,僧伽医养计划,想号召更多人,加入他们的行列,将目光投向最困境的僧伽群体,维系他们长年累月的日常生活。

您此次所捐赠的每笔善款,都会用于护持贫困小道场中那些慈悲度世之心不改的人。

(0)

相关推荐

  • 缅甸多名僧人半夜偷跑出去宿醉,看看缅甸如何处置他们

    在缅甸,僧人有着崇高地位,同时他们当中多数人也是有着较高的道德修养与素质.但是,在僧人中也并非没有不法之徒.近日,孟邦几名僧侣就因行为不当被强制还俗,随后还被警方扣押了起来. [缅甸中文网讯]3月14 ...

  • 【长安村落】——五台街道罗汉坪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地处石砭峪最南端秦岭北麓腹地,如果以村委会住地的大板岔说,其北有罗汉坪.梅场砭:其南有小板岔与冉家坪.如今,大板岔口居住13户,北距关帝庙12.5 ...

  • 秦岭嘉午台1700米高峰的终南山僧人,扛着重物爬陡峭悬崖,喝水全靠下雨

    悠悠终南藏佛韵,西安以南的秦岭终南山自古便是佛教胜地,这里不仅有六大佛教祖庭,秦岭七十二峪里更藏着数不清的佛寺和隐居者的茅棚,几乎每次进山,都能偶遇终南山修道人或山僧. 这次,我和朋友相约去爬&quo ...

  • 西安秦岭奇遇记:终南山修行人,个个都能“飞檐走壁”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自从爱上了秦岭徒步,只要有机会,便会和好友相约一起进山.我们探访了西安周边众多的秦岭峪道,以不要门票的"野游"为主,一次次为秦岭终南 ...

  • 老马虎 ▏结茅垦荒、栖穴实修

    南阳白云文化系列 结茅垦荒.栖穴实修 马秀华 摄影 撰文 源于南阳的佛教临济宗白云法系,有着他独特的文化. 其中之一,就是结茅栖穴.垦荒实修. 桐柏山岩穴.洞天很多,一直被道家列为洞天福地.修道练术之 ...

  • 义诊万僧,让辛酸不再

    2020年10月26日 15:50:35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僧伽:"我病了不敢去医院-",义诊万僧,让辛酸不再 ‍‍‍‍‍‍‍‍‍我认识一位老年僧人,她独自住在深山老庙,满手沟 ...

  • 新春!住在漏雨小茅屋的出家人,他们还好吗?

    新春佳节,一个欢乐.团圆与美好的日子.然而有这样一个僧人群体,他们身居深山或偏远小寺,简陋的屋舍漏雨进风,北风呼号.他们的被子却硬如铁,喝的是降落的雨水-- 这是世间特殊的一群人,他们远离繁华,也远离 ...

  • 中部小县城河南中牟县何以“最能买”?凤凰网河南

    原标题:中部小县城何以"最能买"? 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再现火爆场面.这其中,某支付平台披露的一份榜单让外界感到意外,在其五一期间消费热度最高的十大县城排名中,河 ...

  • 武汉学院有位Tony小哥 免费为同学理发近百次凤凰网湖北

    原标题:武汉学院有位Tony小哥,免费为同学理发近百次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碗容 通讯员罗茜 白睿冰 陈宇超 视频剪辑贾淑瑞 梳子.剪刀.剃刀.吹风机--武汉学院大一学生胡天舒的宿舍像个小型理发店,工具齐 ...

  • 绿岛《今夜,我诗歌的茅屋漏雨》 罗兰朗诵

    ↑点击上方"罗兰之声"订阅 今夜,我诗歌的茅屋漏雨 作者:绿岛 配乐:冰儿    朗诵:罗兰 你幽远的叹息 是被思绪拉长的夜晚吗 今夜,我的梦里 注定没有月光 那么多语言的鳞片 将 ...

  • 楼面漏雨,小哥教你1元补好,多年不漏

    楼面漏雨,小哥教你1元补好,多年不漏

  • 封阳台,2w和5000的区别在这,漏雨原因很多

    把阳台封起来,可以说是大家装修的第一步了,不仅要保证工人的安全,以后住进去也放心得多.而且封阳台不仅是提高安全性,还能让家里的整体感更强,而且现在的城市污染比较严重,封阳台能挡住灰尘.隔热.御寒.遮风 ...

  • 门窗行业“水太深”,封阳台,2w和5000的区别在这,漏雨原因很多

    把阳台封起来,可以说是大家装修的第一步了,不仅要保证工人的安全,以后住进去也放心得多.而且封阳台不仅是提高安全性,还能让家里的整体感更强,而且现在的城市污染比较严重,封阳台能挡住灰尘.隔热.御寒.遮风 ...

  • 「旅游」杏花微雨小崆峒

    杏花微雨小崆峒 杏花满枝头 董培华 杏花,是小崆峒一年中最盛大的花事.仲春的暖风刚刚拂过陇东大地,一树一树浓浓淡淡的粉白,便前赴后继浩浩荡荡地铺排开来. 我是雨天走进小崆峒的,只为赶赴这场花事.从庆阳 ...

  • 农村的瓦房几十年了漏雨比较严重,在不花费较多的情况下如何整修?

    几十年的瓦房,要是没有经过检修,肯定是漏雨特别厉害.这也是居家比较头疼的事,像这样的房顶,住不了几年,如果不检修,不只是漏雨,甚是有倒塌的可能.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在花费不是太多的情况,如何去整检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