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拉过一条上网的专线

(0)

相关推荐

  • 报考大学的小技巧

    厉萧偌2021-03-25 18:25:57 再有两个多月,6月便是高考,届时又将有几百万学生考入大学.但是许多高中生的报考,却没有任何方向,很多时候是自己一个人选择的,没有人提供帮助,教导如何选择学 ...

  • ​李文霞 ||有一种情结你不一定懂

    有一种情结你不一定懂 李文霞 二十年前乡村的教育有一多半是由代课老师撑起的.我也曾是一名乡村代课老师.那时候的代课老师正规的称呼是编外民师.编外民师分两种:一种是由乡辅导区发工资雇用的民师,另一种是各 ...

  • 杜兴辉丨恩师门前的观音庙

    我的小学恩师水天民老师已离开我们二十一年了.自从我参加完水老师三周年后再也没去过他的老宅.而就在他的老宅大门外却盖起了一座观音庙,小小的庙宇听说是以前就有毁于文革了,现在的新庙是善男信女凑钱重建的,十 ...

  • 教师节到了,我收到了乡亲们送的最珍贵礼物

    [平湖一柱 第1251期] [核心提示]从86年到现在,我在家乡讲台站了34年了,从原来的毛头小伙,到如今两鬓花白的半个老头,现在要过第35个教师节,仍是心情非常激动,因为,走在街上,父老乡亲.我教过 ...

  • 朱冬梅 | 根平(一)

    七十年代某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在内蒙古商都县一个叫小翁家村的村子里,黄土高原的西北风夹着白毛呼呼刮得人睁不开眼,沙蓬被风吹得到处乱转,转到墙跟底就停下了来歇一歇,明天早上还不知被风刮到那里去了.寒风吹在 ...

  • 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华州杏林镇沙圪塔小学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记忆中的沙圪塔小学 作者  宋欢武 我是上世纪70年代初在村办小学--华县杏林镇沙圪塔小学开始接受启蒙教育的.我就读的村小,建于上世纪30年代,旧址据说是一 ...

  • 【随笔杂记】作客尚书馆

    【随笔杂记】作客尚书馆

  • 闫爱珍 | 一段记忆,一抹暖阳——父亲“出山”前的那些事

    往期回顾  ·   你认识几人 | 孝义人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   印迹 | 揭秘"胜溪湖森林公园"和"兑镇中学"题字人 作者:闫爱珍 ...

  • 夏培肃的“秋天”原来是“夏天”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它的起点 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组的酝酿,是1952年的夏天,还是秋天?应当有一个定论.这个问题起源于1986年,夏培肃先生在"计算所三十周年纪念"中的文章说的是&qu ...

  • 鸿鸣 | “一毛七”老伊头

    "一毛七"老伊头 "一毛七"姓伊,六十来岁,是村里的五保户.本来村里见他年龄大,又无儿无女,要送他去敬老院,他不肯,总说还能干几年.这样,村里就安排他在村小学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