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学而篇(06)
【试译】孔老师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兄长,善待朋友。言语小心谨慎,诚实有信。博爱大众,亲近仁德。这些事做好了之后,还有空闲时间,则去读书学习文献资料。”
谨
《说文》:谨:愼也。从言堇声。居隐切。
《广韵》:谨:絜也,愼也。
汉字“谨”的本义是小心说话以免招致灾祸,《广韵》:谨,絜也。絜,度量;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儒家用“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
泛
《说文》:泛:浮也。从水乏声。孚梵切。
汉字“泛”字,《说文》说:泛,漂浮。后引申出宽广、普遍的含义。何新在《论语新解》中说:泛,古无轻唇音,泛、博音义同。泛爱即博爱,即普爱。
众(眾)
《说文》:衆:多也。从乑、目,衆意。之仲切
《广韵》:衆:多也,三人爲衆。
甲骨文的眾,是太阳下边一群人。仔细看在甲骨文中还有将上面写成“口”字、写成“目”字,写成“血”字的,造字本意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的人。因此:“眾人”是需要有人指引和教导的,这样才能让大家一起奔向共同目标。不在众之内的少数(口,目)引导的人应该算是贤人。
文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无分切。
《广韵》:文:文章也。又美也,善也,兆也。
汉字“文”是指“交错的笔画。象交叉的纹案”。后引申指文献资料。注意:“文”和“书”的区别,“文”是使用刀具刻出来的,“书”是使用毛笔写出来的。如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等。
素 说
本篇第五章是孔子教导弟子们为政的五件事:敬事、诚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这一章是孔子教导弟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五件事:一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在外敬爱兄长;二平时寡言少语,言而有信;三博爱大众;四亲近仁德;五有空闲时间则读书学习。这里需注意为学的次顺:入孝、出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为学次序不可搞乱。入孝出悌,突出的是“诚”,是为学的起始点。谨而信中的”谨“,强调的是“言说”要小心谨慎,这里“谨”,本意应该不含有“行”。但后面的“信”中包含行。信,一方面是指所言说的内容要和事实相符,一方面是“信”的本意是”以言,以相身相符合约束“的。因此,”信“是指在家、在外你做得如何,你言说的是你的行为本身,是你的行为的结果,不是结果你不要言说,所以说谨而信。泛爱众,是普遍的爱大众,关键是泛爱,即博爱大众,对在你下位的人要关爱,对在你上位的人要敬爱,对和你同位的人要友爱。即爱惜生命,关爱生命。亲仁是指亲近,亲近更多的在行动上,不是在言说上。以上几方面先做到了,在此之后,才是读书学习。
本章阐明为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以德行为本,学文为末。用现代的话说,先把本职工作做好了,再抽点时间读点书。本章重点是德行在为学之前,修德重点在于行,学德之后再谈读书。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若一意于书籍文字,则有文灭其质之弊。但专重德行,不学于文求多闻博识,则心胸不开,志趣不高,仅一乡里自好之士,无以达深大之境。
本章需要辨析的是”为学“和”读书“的区别,读书是学习的内容之一,但读书不一定是学习的起始点。孔子强调学的起始点在孝悌、谨信、爱众、亲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