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正义站起,终会为邪恶陪葬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当怯懦、麻木使我们面对暴行时成为袖手旁观的看客,“旁观者效应”是一种什么结局?……如果血的真相与泪的呼唤,都不能唤醒人的麻木与冷漠,那也只能等待天谴来临。

来听一个经典的故事,这个故事来自于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2001年就轰动众多国际电影节的著名电影短片《车四十四》:

陪着你们听完这个故事,我再一次难过了,像故事里那个中年人一样!虽然我并不是个爱哭的人。从两年前初次看到直至今天,这个故事,几乎让我看一遍,哭一遍!没有人知道,我哭什么,为什么哭!

我的泪是悲愤的,绝不会为不值得伤心的人洒落!我不会为歹徒悲伤,他们的毁灭是罪有应得!

我为女司机而哭泣,人格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当一介弱质在淫威之下,无力保住身体的贞洁,她选择了以死亡来捍卫生命的圣洁。宁为碎玉,不为全瓦!悲哉,壮哉!世间奇女子,我为你的刚烈而哭!

我为本不该亡的亡者哭泣,是他们用麻木、冷漠的笔为自己可贵的生命画上句号,留给亲人无尽的哀思。他们若能像中年男子一样,“司机和十三名乘客无一生还”的悲剧就不会发生!我哭泣,为他们赶上这世上最没有价值的一种死亡,那就是陪葬!为邪恶陪葬!当他们附和随同邪恶时,已经注定了与邪恶生死同路!也许他们死得不值,却绝对不冤!

我为大难不死的生者哭泣!这是欣喜的泪水!在一场毁灭性的飞来横祸中,他以善良、正义及无所畏惧的勇气为自己创造了生存的奇迹。善良是生命中的黄金,心地善良的人或许在世间会受到排挤、压制,然而他永远是上天呵护备至的宠儿,任何天灾人祸中,他都是逢凶化吉的幸存者。

这个故事像一面镜子,真实的映照出当前的人心世相。朗朗乾坤,善恶已明!其实,人心在善恶取舍中,没有旁观者!如果某个矛盾冲突发生现场还有第三方的存在,那么这个第三方,已经不可能置身事外,他的态度,对事态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决定自己和他人的未来。

尤其大是大非,大善大恶面前,没有中立一说,见死不救枉为人,漠视罪恶本身就是罪恶。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对恶的纵容就是对善的打击,对野蛮暴行的沉默就是对文明的羞辱玷污!当所有的人都对着谎言与暴力屈膝下跪,他们已经堕落成撒旦的奴隶,这时的人类还值得慈悲的神佛再来救度吗?

由此让我们联想起重庆坠江的那辆公交车。中年女乘客刘某因为坐过了站,要求司机停车而被拒绝,于是就开始争执、辱骂,乃至大打出手。两分钟后,司机急打方向导致车辆失控,与对面的小轿车相撞后坠入江中……一个人错过了站,一车人跟着错过了下半生!

公交车是社会的缩影,无论是坠江的那一辆,还是冲下悬崖的那一辆,里面都有我们的影子。想想看,车上的各色人等,岂不印证着现实中的我们?我们同处于一片蓝天之下,尽管各人担当的角色不同,但我们都不是局外人,我们都在那辆车上!

在一个高压密闭的系统中,强荃淫威之下,如果每一个人只想着维护自己与亲朋好友的利益,从而无视道义良知,任由强权凌弱,暴行肆虐,谎言泛滥,冤狱遍地……,非但不敢发出半点正义之声,反而视若无睹,甚至推波助澜,以求自保,这时的人,可以说已经良知不存!

当一个果佳,在面对罪恶之时,大部分人却总是这样:1、骂是没有用的,又改变不了什么;2、这很正常啊,我们又能怎样;3、关我什么事,管好你自己吧;4、这个国家就是这样的,你改变不了的,习惯了就行;5、除了自己的健康无大事。

如果都是这样,可以肯定这片境土一定会成为地狱。如果你遇到不公、如果你遇到刁难、如果你遇到欺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更多人多些正义、责任、良知!

把知道的真相告诉大家,是一种正义;把明白的常识告诉大家,是一种责任;把目睹的罪恶告诉大家,是一种良知;把了解的事实告诉大家,是一种道德;把听到的谎言告诉大家,是一种博爱;把亲历的苦难告诉大家,是一种告诫;把面临的风险和不幸告诉大家,是一种善念……

只有对果佳敏族满怀深沉挚爱的人,才会批评环境的阴暗面;只有怀揣光明的人,才会去发现和揭露生活中的龌龊;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种责任,一种现代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果血的真相与泪的呼唤,都不能唤醒人的麻木与冷漠,那也只能等待天谴来临。历史走到今天,在这场大戏中,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在扮演相应的角色。

有一群人,肩负苍天的使命,秉承神的意志,舍生忘死,唤醒迷中世人,不要成为最可悲的陪葬品。劝导、呐喊与棒喝,皆出自对生命的万般珍惜!世人良知善念的复苏,对真理的认同,对邪恶的摈弃,是生命走向未来的唯一保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