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负”情绪对我们的决策会有哪些影响?

我们很难摆脱自负,大多数人都会高估自己,觉得自己比别人强。

先来看一个发生在二战时候的事情,看看自负是怎么影响我们的判断的。当时美国要轰炸日军占领的塞班岛。因为塞班岛离美国很远,所以飞行员要往返很多次进行轰炸,这样被击中的风险就提高了。于是,为了把牺牲人数降到最低,美军找到一位统计学专家,成立了研究小组,让他们给一个最佳方案。最终,这个小组给出的方案竟然是抽签。所有的飞行员抽签,选出四分之一的人去执行任务。因为通过计算,当飞机装满炸弹的时候,只需要四分之一的飞行员就够了。但装满炸弹之后,飞机的燃料就只够飞单程。也就是说,在这个方案里,被选中的人肯定有去无回,但同时意味着每名飞行员有75%的生还率,这个生还率远高于其他任何方案。

结果你肯定猜得到,没有一个飞行员同意这个方案,大家宁愿执行多次飞行任务,也不愿抽签来决定生死。不过幸运的是由于其他战略部署,这次飞行任务被取消了。

飞行员不愿抽签,就和自负有关。这个现象有个戏称叫“我不会中枪”综合征。每个飞行员都觉得自己的技术比别人强,觉得被击中的肯定不是我。但是根据专家计算,满载弹药的飞机操控性很差,每次突击的成败完全听天由命,跟驾驶飞机的水平基本无关。

那么我们的自负是天生还是后天习得的呢?答案是后天学到的。因为我们没办法知道自己是比平均水平高,还是比平均水平低,所以我们就要通过很多提示,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比如你炒菜,如果早上炒鸡蛋炒糊了,你就得到一个负面提示,觉得自己做菜可能不太行;如果你请客吃饭,做的菜都被客人吃光了,你就得到了一个正面提示,觉得自己做菜很厉害。对于各种技能,我们都是通过这些外界提示,来修正自己,然后判断自己到底是比别人强,还是比别人差。

当然,自负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自负也有它的优势。比如,在资源和领地的竞争中,自负会让你发自内心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从而信心大增。自负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帮我们形成乐观的情绪,假如在原始社会,有两个猎人,一个乐观,一个悲观。乐观的猎人一起来就去打猎,相信自己肯定能抓住野猪,悲观的人正好相反,觉得自己出门打猎肯定打不到,然后就不去打猎了。你说这两个人谁抓住野猪的概率更高?

所以,接受不现实幻象,有时候能让生活更轻松,增加了我们的生存概率。当然,前提是这种美好的幻象没有太脱离实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