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三章:圣人之治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 | 第三章:现代化好人与老人的表扬法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 ...

  • 什么是无知?什么是无为?

    梁言相劝(LYXQ20200428)--语言的终极本质是能量,能量的功能是唤醒,唤醒的生命才具有温度和意义. <道德经>第三章,是后人对老子产生误解的一个重要来源,主要和这一章中" ...

  • 第4章老子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说的"道",就是现代人说的思想,<道德经>中一些先进思想观点至今仍然不落后,值得我们传承.弘扬.发展. <道德经>中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提出" ...

  • 再读《道德经》之第三章 不尚贤——认识是可以被模糊和引导的以及圣人对百姓的引导

    三,不尚贤--认识是可以被模糊和引导的及圣人对百姓的引导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 ...

  • 同道【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之治

    [原文]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推崇 ...

  • 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三章 圣人之治 不尚贤,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

  • 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

    老子第三章,是一张赤裸裸的写给统治者的治人之术,愚人之术,看着让人不爽,但细细思来,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先贴下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 ...

  • 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

  • 「《道德经》解读3」《道德经》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 ...

  • 《道德经》第三章全新解读(思维导图),揭露隐藏着的最高秘法

    [原文]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小编秘法解读] 1. ...

  • 读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偶得

    先秦史暨毛氏文化 观中外时事写吉光片羽窥见 研古今历史发一鳞半爪见解 读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偶得 文/毛天哲 无为思想是老子重要的理念,贯穿于<道德经>的全文."为无 ...

  • 借至简心法解读《道德经》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不争,这个全书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关键 ...

  •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道德经> 第三章 [原文] -1-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