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来了,文庙走一趟?

特此感谢!

▲高考之前,一位母亲在文庙大成殿前为孩子祈福。图源/网络

又到了高考季,考生们摩拳擦掌,进行着最后冲刺。家长们往往比孩子更紧张,为求心安,很多人会去当地的文庙拜一拜,祈求孩子考试顺利。

文庙是个怎样的地方?供奉着何方神圣?竟成了中国广大考生和家长心中的圣地。

孔庙、夫子庙、学宫......都是文庙

最早的文庙称为孔庙,是专门用来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第一座孔庙出现于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位于曲阜的三间旧宅改作庙堂,用来陈列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车书”,并定时奉祀。这便是如今名扬天下的“曲阜孔庙”的前身。

▲曲阜孔庙,是第一座孔庙也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座。图源/网络

除了孔庙,文庙还有其他很多历史称谓,汉代至隋朝或称仲尼庙、孔子庙等,唐朝或称孔圣庙、文宣王庙等,宋朝或称宣圣庙、夫子庙等,元朝或称先圣庙。这些名字多跟孔子在历史上的称谓和封号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封号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因而各地多把孔庙称为文庙。也有一些约定俗称的文庙名称使用至今,比如曲阜孔庙、北京国子监孔庙、南京夫子庙等。

孔庙之于中国人,犹如教堂之于西方人,清真寺之于穆斯林。孔子不是神,却被中国人供进庙宇,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叩头敬拜。因为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影响太大了。

▲南京夫子庙也是一座文庙,江南贡院属于其学宫一部分。

孔子周游列国怀才不遇后,便致力于教书育人和整理文献。他一生教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并提出了许多伟大的教育理念,如“因材施教”等。他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上古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并开创了深刻影响中国2000多年的儒家学说。所以,古人在祭拜天地和祖先之外,又特别加了一个祭孔。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图源/网络

除了祭祀孔子,文庙的另一大功能是教育。隋唐时开始科举考试,唐太宗诏令天下学校皆立孔子庙,从此,庙学合一的“学庙”在全国大规模建立,一边用来祭祀孔子,一边用来传讲儒家思想,性质类似于现在的公立学校。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文庙都属于此类。

最有名的北京国子监文庙,既是国家最高教育机关,也是祭祀孔子的国庙。北宋范仲淹创建的苏州文庙,被誉为“东南学宫之首”,使苏州成为中国历史上培养状元最多的地方。在广东,很多文庙依旧保留着学宫的名字,如番禺学宫(现广州农讲所)、德庆学宫等。

▲番禺学宫(现广州农讲所)内景。

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和科举制度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在县以上的行政区域均建设了文庙。据统计,清末时全国府、州、县设立的文庙数量达到1560多处。其中有300多处保存至今、主体建筑尚存,分布在全国各地。

文庙建筑背后,藏着心诚则灵的秘密

文庙不仅仅是一座庙,而是一个建筑群,其中有一些必备的建筑,包括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两庑、崇圣祠等。这每一项建筑的形制和名称都有其特别寓意,了解之后再去参拜,相信孔老夫子会更加保佑。

▲文庙不仅仅是一座庙,而是一个建筑群。

万仞宫墙一般位于建筑群最前面,起到影壁或照壁的作用。名字取自《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高大厚实的墙体代表着孔子学问高深,好比宫墙有万仞之高,人们一眼难以窥探其中奥妙。若想取得功名,并无捷径,必须进入学宫踏踏实实学习。

▲高大厚实的红色墙体代表着孔子学问高深,好比宫墙有万仞之高。图源/网络

绕过万仞宫墙,会看到第一道门,叫棂星门,一般是木质或石质牌坊。“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代皇帝祭天时要先祭棂星。文庙第一道大门以棂星门命名,是告诉来者孔子如同天上星宿下凡,智慧广大,能力无边,同时祭孔如同祭天,轻慢不得。

▲参加成人礼的学子和家长一起走过棂星门。图源/网络

穿过棂星门,会看到一个半月形的水池,名叫泮池。名字来自春秋时期鲁国在泮水岸修筑的泮宫,这是当时各诸侯国中最早的学宫,从此泮宫成了大学的代名词。泮宫三面围以池水,呈半圆状,形如半壁,取玉璧之半之意,代表着学无止境,称为泮池,后成为文庙、学宫专用。泮池一般引入活水,寓意知识如同活水一样,常学常新。在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泮桥。明清时新进生员须入学宫参拜孔子,因此称入学为“入泮”或“游泮”。学生们也期待着过了桥,将来能状元及第,金榜题名,因此又名“状元桥”。

▲泉州府文庙前的泮桥和泮池。图源/网络

之后会看到文庙的第二道大门——大成门,又称仪门或戟门,是通往大成殿的入口。称为仪门,表示凡进此门者,应该衣冠整洁,仪表端正,以示对孔子的尊敬。称为戟门,则是因为宋代以后,门外常立有戟,以示威严。这些都告诉来者来此参拜要心正意诚,心存敬畏。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大成二字取自《孟子·万章下》中“孔子之谓圣集大成”一语。古代称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为九成,至九变而乐终称为大成,称孔子为“圣集大成”,意味着他汇集了古代先贤思想的精华,又提出了新的光照万世的思想理念。因此,敬重孔子,其实是敬重孔子的思想和理念。

▲曲阜孔庙大成殿。图源/网络

文庙建筑群普遍采用中轴对称,呈三进院落的方式分布:从万仞宫墙至大成门为第一进院落,大成门至大成殿为第二进院落,大成殿至崇圣祠为第三进院落。也有不少采用五进院落,如云南建水文庙、山西平遥文庙等。曲阜孔庙规格最高,采用九进院落。这样的格局也是步步为进,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这些建筑的形制和名称,每一项都可以看出构思者的用心良苦,包含着对孔夫子的敬重,对知识和教育的敬重,也隐含着对学子的谆谆告诫。这其实才是去文庙参拜的真正意义,也是心诚则灵的秘诀。

▲文庙建筑群普遍采用中轴对称,院落递进的方式分布。

文庙里都供奉着谁?

文庙又称孔庙,最重要的祭祀对象肯定是孔子。在曲阜孔庙大成殿中,会看到孔子身着帝王装的塑像,这可是古代皇帝们特批的,表达着对孔子的无上尊崇。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受到世人的尊崇。图源/网络

在文庙中,不仅供奉着孔子,还供奉着其他许多人。在孔子两边,有其他四尊塑像或牌位,分别是述圣子思、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以及亚圣孟子。他们是孔子最喜欢的几名学生和传承发扬孔子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因此人们把他们与孔子同列高位,配享尊荣,称为“四佩”。

在孔子和“四配”东西两侧,还有十二位,他们是从祀的“十二哲”:东面为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西面为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除了宋代大儒朱熹,其他都是孔子亲自培养的弟子。这是对孔子教育成果的展示,也是对其优秀弟子的嘉奖。

▲大成殿中述圣子思和复圣颜回的塑像。图源/网络

大成殿东西两侧有两个厢房,称为两庑,这里供奉着其他的历代先贤大儒。人数众多,历代变化也比较大。清末民初时,曲阜孔庙两庑供奉的先贤有79人,先儒有77人,其中包括著名的大儒周敦颐、程颐、程颢以及诸葛亮、欧阳修、韩愈、王安石等人。这些人可以说是实践和发扬孔子思想的典范,供奉他们,意味着只要足够努力,任何人都有机会与至圣先师同列庙宇。

在大成殿后面的崇圣祠里,供奉着孔子的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始祖等五代祖先。这是明朝时曲阜孔庙里才有的,原本只供奉孔子父亲叔梁纥一位,后来清朝雍正皇帝又往前推了四代,并令天下文庙皆建此祠,可谓对孔子推崇至极。

▲位于北京旧城国小的崇圣祠。图源/网络

在一些地方文庙中,也有专门供奉地方先贤的祠堂,文庙此时成了一座地方名人陈列馆。也激励着莘莘学子更加发奋努力,有朝一日说不定也能成为其中一员。

除了考试求福,人们还去文庙干什么?

清朝结束后,文庙失去了曾经的光环,很多也在各种天灾人祸走向败落与消亡。然而,进入21世纪后,很多文庙们突然又热闹了起来。

大考前的祈福大军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相比于父母们的烧香磕头,考生们更喜欢文庙里的祈福墙,写上自己希望考上哪个大学的愿望,甚至写上希望能和某某一直在一起的心愿。在孔夫子像前鞠上一躬,他们相信,心诚则灵。

▲郑州文庙内的祈福墙。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人们去文庙还有更多的理由。

开笔礼,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成长过程中的首次大礼,代表着儿童从此进入学习阶段,一般在儿童入学的第一天举行。2000年前后,广东省的佛山祖庙孔圣殿、德庆学宫、新会学宫、番禺学宫等最早恢复开笔礼仪式,迅速流行于全国。

▲参加开笔礼的小朋友跟随引导员欢快地步入文庙。图源/网络

各地开笔礼流程基本相同,首先会介绍开笔礼的渊源,之后儿童们身着汉服,从游泮桥,体会秀才们“入泮”“游泮”之雅趣;敲击古钟,以鸣志向;落笔描红,体会书法之美的同时,完成开笔仪式;向父母或师长奉上香茶,学习感恩与礼节;最后在条幅上写下心愿,立下远大志向。即便没有开笔礼等仪式活动,很多父母也会带着孩子去文庙看看,希望圣贤的智慧与古老的学风能在孩子心中埋下一粒种子。

▲小朋友们毕恭毕敬地参与开笔仪式。图源/网络

除了开笔礼,成人礼也是在文庙中常见的活动。成人礼,在古代男称冠礼,女称笄礼,冠礼多于宗庙内举行,笄礼多于家中举行,而今,文庙无疑成了举办成人礼的最佳场所。参礼的学生们身着华服,缓步走过泮桥,穿过棂星门和大成门,在大成殿前向孔子像行鞠躬礼。之后家长为参礼者戴冠配笄,互送礼物,现场嘉宾为参礼者颁发成人证书,参礼者集体高声宣读成人誓词,人生从此掀开新的篇章。

▲父母为孩子梳头,进行冠礼。图源/网络

除了诸多仪式和节假日活动,很多文庙成为日常生活中传播国学知识、展览地方风俗文物的场馆。文庙大讲堂、经典诵读等吸引了众多浮躁的心灵前来寻求栖息,“周周有书声,月月有讲座”,文庙成了许多城市的文化客厅。

▲柳州文庙内,老外与青年们一起朗诵。图源/网络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问题请后台联系。本文版权归“国家全景地理”及《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国家全景地理”联系。

(0)

相关推荐

  • (1)走进福州文庙

    走进福州文庙 (2020年3月5日被<中国旅游摄影网>评为"优秀"作品,3月14日被新浪博客<新浪好博文>.<旅游>.<旅游走天下> ...

  • “九嶷山上白云飞”——09初夏永州行记(之二)_鸽子_新浪博客

    "九嶷山上白云飞"--09初夏永州行记(之二) (2009-05-30 21:17:35) 转载▼标签: 旅游分类: 09初夏永州行记宁远文庙,龙凤石柱群国内古建筑之冠 放下行李就 ...

  • 98岁赌王何鸿燊病逝,他生前曾给这座华南地区最大孔庙,捐过一座塔

    就在5月26日,"澳门赌王"何鸿燊先生病逝,享年98岁,一代传奇落幕了. 央视对何鸿燊的评价是--爱国企业家,因为他不仅是澳门举足轻重的人物,多次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此外,他 ...

  • 孔庙建筑规制及功能

    现代曲阜孔庙总平面图 从历史上看,文庙建筑.布局,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阙里到京城.再到地方的过程,而文庙建筑群布局的最终定式化大约是在明代.与其他古代建筑的庭院组群一样,中国孔庙普遍采用均衡对称的方 ...

  • 亲历丁酉年(2017)曲阜春季祭孔大典

    今年清明前后,笔者有幸获邀赴山东曲阜参加了春季祭孔大典.通过公众账号平台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4月1日下午,我们一行人先行参观了著名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这是我第二次来 ...

  • 孔庙的建筑元素

    畅游全国各地的孔庙,虽然建筑规模因州府县等级有差,建筑风格因地域差异而异,建筑装饰也千差万别,但建筑布局和建筑名称却异常统一,遵循着一套固定化的程式.这或许便是孔庙独特的建筑元素. 文庙的功能是祭祀孔 ...

  • 我一定会带着孩子再走一趟川藏线,感受祖国的力量

    写在前面:今日行程芒康-东达山-左贡-邦达-天路72拐-八宿 从芒康出发,我们的行程继续向西,今天的车程比昨天少了2个小时左右.这一路走来感慨颇多,芒康出来后不久就到了拉乌山的观景台.观景台建得挺漂亮 ...

  • 这类综艺节目带观众走一趟“心灵之旅”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14 04:16 花哨少了 格调高了 共鸣多了 这类综艺节目带观众走一趟"心灵之旅" 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伴随着" ...

  • 重庆珍档|想了解重庆开埠,必须到南岸走一趟

    1891年,重庆开埠,南岸成为外国资本涌入的重要口岸.一时间,大量外商来此开洋行.办工厂.修仓库,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存.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重庆开埠历史,打探南岸两处开埠遗址. 南滨路旧貌 源起 列强 ...

  • 冬天逛山水,去诸往小三峡山沟里走一趟吧!

    周末做了一回独行侠,说走就走,跑到山沟沟里逛了一圈,诸往的小三峡,你造吗?        它号称诸往镇的小三峡.这里位于市境西北隅,诸往镇上石硼下石硼的水在这汇入了马石山西侧的井乔家水库.从马石山上看 ...

  • 常走八卦掌趟泥步为什么有益于健康长寿

    来源:新浪博客 原文地址:常走八卦掌趟泥步为什么有益于健康长寿 作者:孙慧祥   八卦趟泥步是中华武术优秀拳种八卦掌中特有的基本功,从武术方面来讲,可以练习气沉丹田,通过气沉丹田,练出八卦掌的真正内劲 ...

  • 世人能吃玉瓜菜,不枉人间走一趟

    点击蓝字关注我哦 吕洞宾曾写过这么一首打油诗. 一碟玉瓜四邻香,酱菜类中添彩光,世人能吃玉瓜菜,不枉人间走一趟. 据说临晋"酱玉瓜"就起源于此. 上非常讲究. 切菜的工具全部用于石 ...

  • 现在很多老年人热衷于室外走路,早中晚各走一趟,这样能长寿吗?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里面涵盖了两个内容,一个是老年人走路锻炼,早.中.晚各走一趟好吗?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老年人走路锻炼,能延长寿命吗?今天,咱就来探讨下这个问题! 早.中.晚分次走,比每天集中锻炼一次要 ...

  • 2021高考作文预测:“走好自己的青春路“

    芦苇语文读书 VOL ❤ 资源全部免费分享 分享资源我们是认真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一百多年前,"五四运动"爆发.广大青年学生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 ...

  • 怀化周边的秀山这几条线路,这个夏天你必须走一趟

    赏荷摘耦精品线路:太阳农庄.三省风情园.溶溪梨园等入选为城郊生态观光采摘体验游精品线路; 川河盖旅游景区.洪安古镇.西街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等入选为边城郊区避暑纳凉休闲游精品线路. 炎炎夏日 你是否瞬间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