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风情录|香尘: 迎春记

迎春记

香尘

对于春天,喜悦是必然的,这样子的喜悦化为实质,就是让自己动起来,迎迎春。
比如,雨水之后,气温基本稳定,去北露台打开花房整理花草成了一桩隆重事。要有阳光,要准备好剪刀镊子等工具,要摆上一张小桌,一把椅子,再焖上一壶好茶。这样子呢,干活时间一长,热了外套有地方搁,渴了壶里倒一杯茶喝,不亦快哉。
大寒冬过后,那些扔在露台上自生自灭的花草都平安无事,月季爆了很多芽,芍药像红火箭一样窜出土层,牡丹是抽枝张叶加含苞一气呵成。相比之下,花房里避寒的多肉反而损失惨重,只活下来三分之二。我要做的事就是一盆盆剥掉枯叶还愿清新面貌,再扦插挽救那些奄奄一息者,最后慢慢布局出今年的露台小花园。我的春天就是从这些花花草草开始的,就像白天从黎明开始一样。
当然,看花花草草还是得去天地间,谓之踏青。远的不去,就在附近的绿地园林里慢慢兜一圈也不错。从冬天里最早醒来的油彩色是明黄,明黄的迎春花,一大丛一大丛披散在湖畔,密密匝匝的花朵,怎么盛放都是好看,都是生机勃勃。我坐在湖边石头上看花时,恰好旁边有一对老夫妻边闲话边经过。一位说,一开春,啥东西都在长,你看连石头上的青苔也在长,另一位说,春天就是格样子的啊,随便插根枝条都能长,还有侬去超市买东西,价钿也都在猛长......
前几年的冬天,刚刚被裁员失业的我喜欢在这片绿地园林里走路散心。冬天的迎春花就是一丛枯槁枝条,像披头散发的蓬头痴子,没人管束,横七竖八长长短短,颓败得不成样子。但我还是喜欢一个人在它们旁边蹲一会,有湖水静寂,有西风作伴,自在而放松出所有的心酸难过。记得有个人过来搭讪,说是附近工地的民工,两人便闲聊起来,这一聊就聊了两个多小时,基本都是他在说,说他查出了略微严重的心脏病,目前人虽在工地却无法干活赚钱,家里两个孩子,儿子十五,女儿十岁,老婆爱赌,今年把他寄回去的钱都输光了还欠了几万元债务,然后跟人跑了,说着说着,四十岁的男人像孩子一样痛哭起来,哭完用手擦干泪哽咽着对我说,他就是想找个陌生人,说说心里的事。我其实不太懂安慰别人,就继续和他聊,聊我自己的癌症和境遇,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及看法。后来,彼此道别时,他问我要了电话就挥手离开了。
没想到,今日我坐在湖边时,会接到他打来的电话。他问我,现在过得可好,还说他生活变好了许多,现在是一个包工头了,其实没什么事情,就是觉得应该告诉我一声,是我影响了他。我说,我挺好。确实,挺好,两条不一样的线,因为一个偶尔的交叉,居然开出这样美的一朵花。我想,它是一朵迎春,于苍翠里见了明黄,是春寒料峭里那种孤独与孤独相遇,而后绽放出温暖烟火。
这个春天,还有一桩事体也要做做,就是挑春菜。早上,拿了小刀和环保袋,兴致勃勃出门。在老房子那边的河畔蹲了一个多小时,埋头苦挑,自己吃,讲究点,基本就割嫩芯,放进袋子里,生青碧绿清清爽爽。而手上亦沾满马兰头的清香,蹲蹲走走四处寻找时,还发现野荠菜也是随处可见,便连野荠菜也挑了起来。春菜真多,挑得愉快时,哪怕见到一棵棵正在开明艳黄花的蒲公英,也觉得又野又美。
回到家里,姆妈看见野荠菜,就讲,侬自己用香干嫩笋拌马兰头吧,我把野荠菜过一下水,再剁成馅,阿拉中午包荠菜馄饨吃,记得你外公最最喜欢吃的就是野荠菜包馄饨了,他老是说,鲜得来,让人舍不得放下饭碗。于是,一顿午饭,清清淡淡,瓷汤勺、竹筷子,香干嫩笋马兰头,一碗馄饨香喷喷。一家门都吃得意犹未尽,还真是鲜得来,让人舍不得放下饭碗呀。春滋味,太赞了。

关  于  作  者

About the Author

香尘,上海嘉定人,文字爱好者。有散文、小说、诗歌发表。

(0)

相关推荐

  • 读书日说点吃的

    上周在上海完成工作后,我们几个同事决定去吃一次上海"仅此一家"的「耳光馄饨」. 跟着导航走到黄家阙路109号,店铺不大,大概十几平米,屋里摆了五六张实木桌子,每桌能坐4-6个人.进 ...

  • 上海风情录|香尘:书照记

    书照记 香尘 上星期,看到闲散在书柜外面的书,被我扔的东一堆西一本,杂乱不堪,想把它们好好归拢,便着手整理起书柜.一本书,突然就从书柜最上层的中央挤落下来,恰巧打中了我的额头,掉落地上后,又从书中洒出 ...

  • 上海风情录|香尘:蹚水记

    蹚水记 香尘 在南方,几乎年年夏季都会淹水,不是梅雨,便是台风. 昨夜的大雨就尤其暴烈漫长,噼里啪啦乱敲窗,加上电闪雷鸣,下得让人有点心慌慌.好在,清早起床,天虽阴郁,雨已停歇.上露台,站在植物丛中, ...

  • 上海风情录|香尘:五月的暗号

    五月的暗号 香尘 五月的暗号,对我而言,是520对草木香. 夜里下过雨,早晨上露台伺弄花草.能看到角落里,一缸石榴与一缸梅花之间,原本毫不显眼的那张小蜘蛛网异常抢眼,其上残留的细密雨珠,令整张网静静发 ...

  • 上海风情录|香尘:金银花

    金银花 香尘 以前,总认为金银花的名字有点俗气,换叫鸳鸯藤呢又过于喜庆缠绵,所以,我心里更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忍冬.忍冬,多么坚韧的意境,静默薄影里,耐心地等待,等最后一片枯叶掉落,等最初一抹绿芽钻出 ...

  • 上海风情录|香尘:柴房岁月

    柴房岁月 香尘 以前,烧火做饭,都离不开柴火.江南多雨潮湿,村里人家基本都会在灶屋旁边搭一间柴房,专门储存干柴火.那时,能当柴火的事物可不少,稻草.麦秸秆.豆萁.棉花萁.枯竹枝,枯树枝等. 稻草和麦秸 ...

  • 上海风情录|香尘:奶奶的衣橱

    奶奶的衣橱 香尘 世间体面存于衣橱.就像奶奶说的,富有富派头,穷有穷清爽. 记忆里,我奶奶的雕花衣橱是真好看,四扇门面,梅兰竹菊四君子.老树梅花镂空雕,隐隐约约能见衣影,用来挂放当季里日常穿过一两次还 ...

  • 上海风情录|香尘:那些浮光掠影

    那些浮光掠影 香尘 纵横的马路,象只巨大的蜘蛛触角,步步进逼,一切渐渐沦陷.最终,蒋巷,那个生活过的村庄,于你,成为记忆,只是记忆. 拆迁多年后,一直坚持做钉子户的晓在电话里说,他也谈妥条件将在这个五 ...

  • 上海风情录|香尘:嬉戏

    嬉戏 香尘 越剧王子赵志刚崭露头角之后,因为他是嘉定人,我们嘉定便刮起了一股看戏学戏唱戏的风潮.这股风潮热到什么程度呢,连我家隔壁陆公公的一个孙子两个孙女都每天咿咿呀呀吊嗓子学唱戏,说是要去报考戏剧团 ...

  • 上海风情录|香尘:池边朴树

    池边朴树 香尘   江南的村庄最不缺的就是池塘,而池塘边最不缺的就是几十年以上的老树.记忆里,蒋巷大大小小的池塘有七八个,池塘边的老树也有好几棵.柳树榆树槐树这种常见的自然没必要多说,倒是有一棵极其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