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风情录|香尘:柴房岁月
相关推荐
-
雨天的记忆
夏季雨天留下的记忆,还是小时候的多. 1 轰隆隆,要下雨啦,大家跑着到场院里收拾摊晒的小麦,小孩子忙着向灶屋里拿柴火,引火的软柴火要拿,树枝.棉柴等硬柴火也要拿. 灶屋里放不下太多,另外拿一些放在敞篷 ...
-
灶屋里的家教
作者:王继怀 在大山深处的老家,乡亲们称厨房为灶屋.灶屋是山里人生活必备的地方,因此家家户户都有"灶屋". 有灶屋就有灶.山里人的灶大多是用黏性很强的黄泥巴垒成的,当然也有用水泥和 ...
-
[黄石文坛]石显润的随笔《烤火》
烤火 阳新是个四季分明的好地方,西北风呼呼一刮,草儿枯黄了,莲花湖吹来的风冻得脸颊生疼了,鸟儿们呼啦啦飞走了.行走在街头,不时见到有人聚在柴火堆旁,伸出冻僵的手哆嗦嗦地烤火了. 总感觉年幼时的冬天格外 ...
-
【洞庭作家】夏四文/灶边的那根吹火筒
灶边的那根吹火筒 作者:夏四文 近来,一部<装台>火了.于是,又追了原著陈彦的另一部作品<主角>.其主人公忆秦娥在乡下演出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烧火丫头,八九岁的样子,拿着一根吹火 ...
-
【153】“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朱晓吾作品
母亲的灶屋 朱晓吾(河南) 小时候,老家农村都习惯把厨房称作灶屋.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如今,每当我想起母亲时,就必将想起母亲的灶屋. 我的童年时光都是在农村度过的.记忆中,母亲的灶屋是两间,外面的一间 ...
-
沧海桑田卅八载之三 做饭电加气
沧海桑田卅八载之三 做饭电加气 唐建新 经过了大炼钢铁和公共食堂,农村的植被被洗劫一空,漫山遍野都是光秃秃的. 我当知识青年的五年半,最头疼的事情是做饭.过去都是随母亲在学校吃食堂,时间一到,工友自然 ...
-
物,亦有温度
房子的温度,来自烟火.旧时的民宅,根基在于柴房.柴房,往往是一家景况的风向标.往里头一瞧,柴火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堆放有序,将空间挤得满满的,那便是殷实之家. 柴房,往往就在厨房的门口.一捆捆的柴火, ...
-
儿时记忆·三月三儿
"三月三儿,炒苞谷花儿","三月三儿,茅芽儿尖儿"--生长在农村,是一种幸运:儿时的记忆,充满欢乐与笑声. 在老家湖北竹溪,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撒黑影子(即刚刚入 ...
-
【讲述抗战故事•回望历史瞬间·南京大屠杀】
假扮和尚躲避日军追杀.鬼子为什么对枯柴不抢,非要将庙里石榴树枝都砍光带走?看到江边2万多尸体才明白- 我所目睹的南京大屠杀,几乎都在城外--沿长江一带.敌军是由金山街登陆,绕到南京城南进攻.我所守护的 ...
-
上海风情录|香尘:五月的暗号
五月的暗号 香尘 五月的暗号,对我而言,是520对草木香. 夜里下过雨,早晨上露台伺弄花草.能看到角落里,一缸石榴与一缸梅花之间,原本毫不显眼的那张小蜘蛛网异常抢眼,其上残留的细密雨珠,令整张网静静发 ...
-
上海风情录|香尘:金银花
金银花 香尘 以前,总认为金银花的名字有点俗气,换叫鸳鸯藤呢又过于喜庆缠绵,所以,我心里更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忍冬.忍冬,多么坚韧的意境,静默薄影里,耐心地等待,等最后一片枯叶掉落,等最初一抹绿芽钻出 ...
-
上海风情录|香尘:奶奶的衣橱
奶奶的衣橱 香尘 世间体面存于衣橱.就像奶奶说的,富有富派头,穷有穷清爽. 记忆里,我奶奶的雕花衣橱是真好看,四扇门面,梅兰竹菊四君子.老树梅花镂空雕,隐隐约约能见衣影,用来挂放当季里日常穿过一两次还 ...
-
上海风情录|香尘:那些浮光掠影
那些浮光掠影 香尘 纵横的马路,象只巨大的蜘蛛触角,步步进逼,一切渐渐沦陷.最终,蒋巷,那个生活过的村庄,于你,成为记忆,只是记忆. 拆迁多年后,一直坚持做钉子户的晓在电话里说,他也谈妥条件将在这个五 ...
-
上海风情录|香尘:嬉戏
嬉戏 香尘 越剧王子赵志刚崭露头角之后,因为他是嘉定人,我们嘉定便刮起了一股看戏学戏唱戏的风潮.这股风潮热到什么程度呢,连我家隔壁陆公公的一个孙子两个孙女都每天咿咿呀呀吊嗓子学唱戏,说是要去报考戏剧团 ...
-
上海风情录|香尘:书照记
书照记 香尘 上星期,看到闲散在书柜外面的书,被我扔的东一堆西一本,杂乱不堪,想把它们好好归拢,便着手整理起书柜.一本书,突然就从书柜最上层的中央挤落下来,恰巧打中了我的额头,掉落地上后,又从书中洒出 ...
-
上海风情录|香尘:池边朴树
池边朴树 香尘 江南的村庄最不缺的就是池塘,而池塘边最不缺的就是几十年以上的老树.记忆里,蒋巷大大小小的池塘有七八个,池塘边的老树也有好几棵.柳树榆树槐树这种常见的自然没必要多说,倒是有一棵极其特 ...
-
上海风情录|香尘: 年年芍药
年年芍药 香尘 芍药,在我们这里叫草牡丹,这一个草字,原本应该是指草本的意思,不知怎的,渐渐被人起了轻贱意思. 我第一次见到芍药,是在文艳家,她约我去她家看牡丹.这牡丹大有来头,是她插队落户在洛阳 ...
-
上海风情录|香尘: 墙声
墙声 香尘 记忆里,早时的村庄有点破落,家家户户都是平房,青苔绿活在墙皮表面,而墙皮早就一大块一大块地脱落,露出里面的红砖头.远远看过去,套句村里的俗语,像个老太婆戴着大红花,没啥样子了. 春天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