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头千挥,不如挖机两抖
不知道是否与7月10号湘潭县五个孩子溺水身亡有关,这两天,防溺水形势较前一阵子又严峻了许多。
那天,我们开了一个会,会上校长传达了防溺水宣传新的要求。
其中有一项就是“千师入万户”的宣传计划。
在放暑假之前,我们学校做了一个入户宣传防溺水的活动。
我们主要的措施是要求学生家长到校进行宣传,然后请家长在《防溺水告家长的一封信》和《防溺水告知书》上签字。

并拍照留痕。
这个活动是逐一落实的,不落一户,而且都是直接告知家长。工作算是做得比较扎实了。
但是,在前一天的会议上,校长说领导对这种宣传形势不怎么满意。
不怎么满意的原因就是没有入户。
所以,领导要求,所有的学校都要进行入户宣传。
既然是上峰的命令,那就执行吧。
军令如山倒嘛。
自昨天开始,学校很多老师就开始行动了。
开车的,骑车的,走路的,先行动起来再说。

打电话问地址的,用手机导航的,直接问家长的,想尽办法先找到目的地。

如意料之中的那样,效果并不好。
家长有不在家,外出干活的;
有学生跟着家长去了广东或者其它打工地方的;
有电话号码不对的;
有打了电话没人接听的;
……
总之,这样的炎炎暑期,要老师们去一个陌生的村子,找一个不一定认识的学生或一定不认识的学生家长,难度并不小。
好在,老师们似乎也没有气馁,他们在群里交流着,明天怎么再上虎山行。
其实,老师们气馁了又怎样?
事情还是得做。
入户还是得进行。
做了,并不代表老师们心中没有想法。
其中,最典型的一种疑问就是,学生们都放暑假归家了,这样的入户宣传让村里去做,是不是效果更好?
你别说,这种疑问还真是有道理。
高中学生来自市域各个镇。
初中学生来自镇里各个乡。
小学学生来自乡里各个村。
所以这个入户宣传的任务,小学老师完成的难度相对就小,高中学校和那些跨区域招生的私立学校完成的难度相对就要大。
特别是某些职业教育学校,动不动就是大几千到上万数的学生,你就是把他们学校的老师肢解成三头六臂,他们恐怕也难以完成对每个学生的宣传都入户的硬性要求。
如果把任务分解到各个行政村来完成就不一样了。
这个村子里有多少个小学生,多少个初中生,多少个大学生,他们应该非常清楚。
至于这些学生的家长是否在家,电话是否通畅,他们的孩子是否有去各水域游泳洗澡的习惯,村里干部比我们学校老师应该要轻松得多的就了解了。
由村里干部入户宣传不是要比学校老师入门家访容易得多吗?
锄头千挥,不如挖机两抖。
或者用一句祁阳俚语来说:虱婆爬一世,当不得狗蚤跳一蓬。
或许有人会说,村里宣传归村里,那些行政战线的防溺水举措。
老师入户宣传那是教育战线的防溺水举措。
道理是有道理,但这不是明显的重复劳动吗?
另外,任凭村干部和学校老师怎么宣传,都不如学生家长的重视和自觉。
你宣传得口里吐血,他们家长仍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仅自己下河,还带着孩子下河。
家长之所以这么做,除了他的泳技自信之外,村干部和老师的言语没有什么份量,是不是也是一个原因?
这段时间,我们学校天天有人值班,天天值班人员都要去河边走两遭,有时看到家长带孩子下河,去劝两句,他甚至还反问一句:关你什么事?
噎死你。

是命令就得执行。
全市各个学校终会完成这个行政命令的,虽然并不怎么容易。
不过,这总是带有让学校和老师妥协来解决问题的意味。
像每一次家校矛盾的处理一样。
像那个暑期托管一样。
老师这个行业,手无寸铁,领导传达什么指令,我们就得完成什么。
不过,个人认为,解决某些问题,总是以弱势一方的妥协为手段,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202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