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你的语文能力

汉字是中文的基础,也是五千年文化的载体。

无论是沟通、学习还是传承,认字都是必要的步骤。

但是很多字你认识了,连在一起就未必能读懂了!不信?来看看吧!

01

舌头打结的汉字

听说您语文好,请来读读试试:

1.这几天天天天气不好。

2.我有一个小本本本来很干净。

3.用毒毒毒蛇毒蛇会不会被毒毒死?

4.你去班上数数数数数不好的有多少。

5.多亏跑了两步,差点没上上上上海的车。

6.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欢他,可她就是不说。

7.今天下雨,我骑车差点摔倒,好在我一把把把把住了!

8.来到杨过曾经生活的地方,小龙女动情地说:“我也想过过过儿过过的生活” 。

9.校长说:校服上除了校徽别别别的,让你们别别别的别别别的你非别别的!

10. 人要是行,干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行行行干哪行都行。要是不行,干一行不行一行,一行不行行行不行,行行不行干哪行都不行。

读一读,会读不?
每天读一遍,防老年痴呆!
02

内涵丰富的汉字

有些字词放在不同的情境下,往往有着不同的意思,下面的一句多义,你读懂了吗:
1.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2.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

3.女孩给男朋友打电话:如果你到了,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就等着吧。

4.中国有两个体育项目大家根本不用看,也不用担心。一个是乒乓球,谁也赢不了!一个是男足,谁也赢不了!

如果单单一句话还绕不晕你,那再来读读故事吧。

《买票》

小明去火车站买票。

客服小姐:你是要买几等座?

小明:你们一共有几等?

客服小姐:特等,一等,二等,等等,二等要多等一等。

小明:我看下,等一等。

客服小姐:别等了,再等一等也没了。

小明:那不等了就这个吧。

请问小明最终买了几等座?

《豆腐》

顾客:“豆腐多少钱?”

老板:“两块。”

顾客:“两块一块啊?

老板:“一块。”

顾客:“一块两块啊?

老板:“两块。”

顾客:“到底是两块一块,还是一块两块。

老板:“是两块一块。”

顾客:“那就是五毛一块呗!

老板:“去你的,不卖你了!都把老子整糊涂了!”

那么问题来了,豆腐到底怎么卖呢?

《意思》

某老外苦学汉语10年,到中国参加汉语考试,试题之一:

请解释下文中每个“意思”的意思:

阿呆给老板送红包时,两个人的对话颇有意思。

老板:“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呆:“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而已。

老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阿呆:“小意思,小意思。

老板:“你这人真有意思。

阿呆:“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老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是我不好意思。

老外一头雾水。

这么多的“意思”,到底是几个“意思”呢?

《方便》

一位刚学过一点中文的美国人来到中国,中国朋友请他吃饭。

到了饭店落座,中国朋友说:

“对不起,我去方便一下。

那老外没明白,“方便”是哪里?

在座的另一位中国朋友告知:

“方便”就是上厕所的意思。

哦,老外意会了。

席间,中国朋友对老外说:

“我下次到美国,希望你能帮忙提供些方便。

老外纳闷了:他去美国,让我提供些厕所干嘛?

道别时,另一位在座的中国朋友对老外说:

“我想在你方便的时候请你吃饭。

见老外吃惊发愣,中国朋友接着说:

“如果你最近不方便的话,咱们改日……”

老外无语......

“咱找个你我都方便的时候一起吃饭吧。

老外随即晕倒。

“方便”的各种用法,你学会了吗?

中文真的是太神奇了!
这是经历数千年的文明积淀,才能孕育出来的成果,魅力无边又十分有趣!
03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下面这些词语,不过一字之差,含义却已天差地别!

胸口摸得着的尺寸叫胸围,

胸口摸不到的尺寸叫胸襟;

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叫视线,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视野;

眉毛皱得出的形状叫情绪,

眉毛皱不出的形状叫情感;

耳朵听得到的动静是声音,

耳朵听不到的动静是声誉;

鼻子闻得到的味道叫气味,

鼻子闻不到的味道叫气息;

嘴里说得出来的话叫内容,

嘴里说不出来的话叫内涵;

脸上看得出的表情叫气色,

脸上看不出的表情叫气魄;

掌纹看得出的线条是命理,

掌纹看不出的线条是命运;

脚下走得到的距离叫梦想,

脚下走不到的距离叫幻想;

背后摸得到的硬度叫脊椎,

背后摸不到的硬度叫脊梁;

脑袋测得出的东西叫智商,

脑袋测不出的东西叫智慧;

手比划出来的动作叫手势,

手比划不出的动作叫手段;

头发遮得住的地方叫刘海,

头发遮不了的地方叫脑海;

额头上看得出来的是皱纹,
额头上看不出来的是岁月;
喉咙吞得掉的东西是口水,
喉咙吞不掉的东西是口碑;
舌尖尝得出的东西是味道,
舌尖尝不出的东西是味口;
心里测得出的律动是心跳,

心里测不出的律动是心绪;

证件上印得出来的叫文凭,

证件上印不出来的叫文化;

看得见的自大表情叫傲气,

看不见的自尊底线叫傲骨;

温度计量得出来的叫温度,

温度计量不出来的叫温暖;

蜡烛点得燃的数字叫岁数,

蜡烛点不燃的数字叫岁月;

还能尝得到的味道叫回味,

已经尝不到的味道叫回忆。

看完后转发出去的叫分享,

看完后不转发出去的叫独享。

(0)

相关推荐

  • 中文博大精深,五分鐘可以玩殘外國朋友|老小孩讲述

    [转载]中文博大精深,五分鐘可以玩殘外國朋友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大 | 中 | 小 发表于2020年12月29号 08点 阅读 189 评论0 点赞1举报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大不一樣 一 ...

  • 让人抓狂的中文(一)

    随着中文学习者的日渐增多,近年来中国网络上出现了很多考验外国人中文水平的题目.比如如何读下面这句话: 人要是行,干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要是不行,干一行不行一行,一行不行行行不行. 我高度怀疑这类 ...

  • 含义多多中国话

    文  原创   图  来自网络 含义多多中国话 昨晚跟一位男同学聊天,10点多时我打出:不早了,睡吧.发出去看字面,方觉有点不妥.好在是特别熟悉的人,不会咬文嚼字细细琢磨,不然品味起来,怎么都感觉有几 ...

  • 暑假 | 进步计划:脚踏实地学习,家长把握4点,帮孩子提高语文能力……

    不少能干的家长,都自认为可以辅导孩子学习,趁着暑假,帮语文学习能力弱的孩子抓学习.从写作.阅读开始,甚至每天陪学.基本上坚持7天左右,家长就开始焦虑和崩溃了,学习效果暂且不说,孩子没有兴趣,家长也疲惫 ...

  • 语言积累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实践探索

    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无论是口头说的还是笔头写的,无非是调动大脑中存储的语言信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养的下降,关键是缺少这语言之 ...

  • 构建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逻辑链——兼及语文教学教什么的思考

    我们承认,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理解与应用祖国语言文字.实现有效的社会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所以,语文课程有别于其他以知识逻辑为主线的课程,而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 正因为这一点, ...

  • 小学生要想提高语文能力,必须多读书,扩大...

    小学生要想提高语文能力,必须多读书,扩大课外阅读量,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养成阅读时勤动脑勤动笔的好习惯,就是说阅读时遇到疑难问题要做好标注,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要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或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 ...

  • 微博之论 -85 | 如何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

    很多家长专注孩子的外语启蒙和数学思维培养,往往忽视孩子身处的语言环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呢? 一般而言,语文能力是指听.说.读.写.译.编等的能力,那我们在培养孩子语文能力 ...

  • 中国精英的认知觉醒:拼来拼去,最终拼的是“语文能力”

    文|微微笑了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无疑是我们一辈子的修行,但如果一辈子只学一门课,那就应该是什么呢? 答案是:语文. 在揭晓其原因之前,你先想想自己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和一群人谈话时,总 ...

  • 写作文要先培养这个,如果本末倒置,很可能会毁了孩子的语文能力

    家长要警惕,如果孩子一开始学写作文,非得要让孩子用上成语和好词好句,说不定会是孩子恐惧作文的罪魁祸首. 孩子写作文要先培养孩子的底层能力:对作文的兴趣和成就感,如果不抓这个,反而去追逐一些辞藻和技巧的 ...

  • 【微突破】高考语文能力培养——概括能力

    【微突破】高考语文能力培养——概括能力

  • 谁该为语文能力的低下买单

    谁该为语文能力的低下买单 唐建新 最近代出版社看到一些名师大咖的书稿,为语言文字水平的不规范不纯洁而担忧,顺便翻出了十年前的一篇旧文贴在此, 供朋友们参考. 最近,几所名牌大学开会决定将大学语文作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