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仪[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
相关推荐
-
阎锡山从太原逃到上海时,曾对他全家以后的...
阎锡山从太原逃到上海时,曾对他全家以后的去向作过安排.阎把母亲和夫人送到台湾:把儿子志敏和志信,还有寡妇二儿媳赵秀金送到美国:又派五妹子的丈夫梁延武和内侄徐士珙到日本.可谓处心积虑,狡兔三窟. 阎锡山 ...
-
新中国成立后,被关押的926战犯,为何最终都被特赦?
1948年12月25日,在解放战争进入第2个年头,解放军的胜利已经明朗化的情况下,新华社公布了43名国民党战犯的名单. 新华社公布的43名国民党战犯 43名战犯中,既有头号战犯蒋介石.李宗仁.陈诚.白 ...
-
西北王胡宗南的最后岁月:家底输光,多次赋闲
1950年1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元旦节,大江南北都在热烈的气氛中辞旧迎新.西昌的胡宗南却一点都不高兴,还有些难受与煎熬.回首两三年前的元旦,他还是手握几十万大军的西北王,在关中地区呼风唤雨.烜赫 ...
-
胡宗南在大陆的最后时光,痛心疾首,非常伤心
胡宗南的儿子在幼年时听其母亲讲述1949年到1950年胡宗南在大陆作战的历史,形容是"痛心疾首.非常伤心":当时的状况对胡宗南而言,非常辛苦. 胡宗南毕业黄埔军校一期,号称&quo ...
-
1985年,黄维特赦的十年后,82岁的他重返战犯管理所2号监室过夜
2019年7月,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39集历史连续剧<特赦1959>,此片一经播出即受大量观众喜爱,在第32届电视剧"飞天奖"中荣获优秀电视剧奖. 电视剧讲述的是19 ...
-
两岸关系变迁述评
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关系不管经历什么波折,但终归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王朝,割走中国宝岛台湾.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得以回归中国.然而,随 ...
-
黄埔三期毕业的“武状元”刘宗宽,老蒋在大陆的最后底牌,被他一手打掉
1951年,在南京军事学院的一次会议上,院长刘伯承指着时任军事学术研究室副主任的刘宗宽对在场的诸位说:"刘宗宽同志对解放战争是有重大贡献的,特别是解放西南所起的作用胜过十万雄兵,堪称第一功! ...
-
顾祝同(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顾祝同(1893.1.9-1987.1.17),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墨三,江苏省涟水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辛亥革命爆发后,曾参加革命军.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1年冬,到桂 ...
-
陈策[国民革命军海军二级上将]
抗击日寇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策兼任虎门要塞司令,负责广东沿海防卫,主力防守虎门,数次击退日海军攻击. 1938年与当时居住香港的李福林合演反间计,诱使日军登陆虎门,在海上击毙日军数百人. ...
-
1949年12月,国民党二级上将卢汉率领...
1949年12月,国民党二级上将卢汉率领6万人宣布起义,云南解放,大大加速了解放全国的进程. 卢汉率部起义,弃暗投明,大功一件,但在这其中他也做了一件错事,不过最后军委原谅了他,那么是什么事呢? 19 ...
-
何事让这位国军“二级上将”气成这样,竟一连枪毙两个团长?|国军|陈赓|胡宗南|胡部
陈赓比胡宗南小7岁,却都是1924年5月入学,11月底毕业的黄埔一期生.在学校时,陈赓和胡宗南常因思想和立场不同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身高不足一米六的胡宗南,哪里是陈赓的对手,常常被陈赓打得落荒而逃 ...
-
他的豪宅让宋美龄都羡慕嫉妒,贵为二级上将,晚年却卖书画为生
上庐山,不可不参观美庐.可是,小编告诉你.在庐山上,美庐比起这座别墅,还真是如土鸡见凤凰.它就是熊式辉的别墅.当时熊式辉担任江西省主席,花重金在庐山买了一处别墅. 干什么?熊式辉当然不是只为自己住.他 ...
-
淮海战役大败,陆军上将刘峙变布衣白丁,异国海岛当小学老师
作者:莫孤烟 德不配位,能不配位,必有灾殃.当蒋氏决定任命刘峙为徐州"剿总"司令的那一刻起,蒋军内部便弥漫着一股悲观的气氛,因为没有人相信,刘峙会是粟裕和刘伯承的对手.不过,他们万 ...
-
淮海战役大败,陆军上将刘峙变布衣白丁,去异国海岛当小学老师
德不配位,能不配位,必有灾殃.当蒋氏决定任命刘峙为徐州"剿总"司令的那一刻起,蒋军内部便弥漫着一股悲观的气氛,因为没有人相信,刘峙会是粟裕和刘伯承的对手.不过,他们万万没想到会败得 ...
-
他是陆军上将,因老婆太美遭人暗杀,后代如今是家喻户晓的明星
导语:民国是一个乱世,乱世最伤人之处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单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无论地位多高,人都很难在乱世中找到真爱,都很难确保信任之人不会背叛自己.庾恩旸的一生为我们点明了这个道理. ...
-
23岁!陈仪初见多年对手,没曾想如此年轻,是谁?后成开国上将
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爆发. 这之前,闽东游击区在叶飞的领导下,已经以中共闽东特委的名义发表了<告民众书>,强调'用民众的力量逼迫国民党南京政府立刻放弃对日投降政策,立刻停止内战,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