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吃这七种东西最养肝!

至道汇推荐搜索

肝炎
肝硬化
肝癌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四时之中,春属木,因为春季万物生发,与木的生长类似。“五脏”之中,肝亦属木,因肝喜调达,与木的特性也类似。

每到春天,发生肝病或肝病复发的患者就会较其他季节多。这是因为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容易损伤肝脏。如情志不遂,肝阳上亢,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还容易发生中风。

有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上消化道出血,这是由于春天比较温暖,阳气升发太过,气血运行失常造成的。中医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多属于湿热疫毒之邪侵犯肝体,肝气“郁滞”,波及营血。如果不注意养肝,就会肝气“郁滞”,气滞血瘀,血液就会运行不畅,肝硬化也会进展,肝病也会加重。

现在,患有肝病的人很多,肝病患者除了接受治疗,该如何养肝护肝?
其实,任何疾病的调理都离不开饮食、运动、起居作息等等,其中饮食的地位非常重要,肝病患者又该吃什么好?
养肝护肝就挑这七种蔬菜。

荠菜:解毒平肝,消肿利水

眼下正是吃野菜的好时机,吃荠菜便是一个养肝降血压的好办法。荠菜不仅是美味可口的蔬菜,它的药用价值也是十分广泛的,被誉为是“菜中甘草”。中医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肺经,有凉肝明目、利湿通淋、降压止血的功效。
一般的荠菜分为两个品种,一种是板叶荠菜,也叫大叶荠菜,这种荠菜叶片宽大,色淡,产量高,但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偏低;另一种是花叶荠菜,又叫百脚荠菜,这种荠菜叶缘缺刻深,色绿,产量低,质量好,不但香味浓郁,口感鲜美,而且药用价值高。

南瓜:排毒益气,提高肝功能

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南瓜还有很高的医药价值。《本草纲目》言其“补中益气”。
南瓜俗称饭瓜,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因其具有藤蔓绵长、结实累累,瓜籽众多的特点,在上古时期已经成为子孙繁多、家庭兴旺的象征。《诗经·大雅·绵》云:“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后世有“瓜瓞绵绵”的吉祥图案,绘瓜和蝴蝶(或瓜籽)的纹图,祝贺子孙昌盛,万代绵长。由此民间又 有“偷瓜送子”、“吃瓜得子”的祈子习俗。

山药:肝肾双补

山药是药食同源的一类食品,它可入药,也可当菜食,对人体非常有补益。
山药性温、味甘,具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生津液、解药毒、缓和药性的功效。中医研究表明,由于山药内含有某类特殊化合物成分刚好可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
山药具有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的功能,由于一些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内蛋白相对偏低,而山药富含氨基酸,它们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可以防止低蛋白症状,达到健脾养肝的目的。所以对慢性肝病患者平日可以多吃鲜山药保护肝脏。

芹菜:清肝热、降血压

芹菜之所以能够养肝,从中医角度来说:芹菜味甘,性寒,入肺、胃、肝经,它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清火除烦、利水消肿的功效,能够养肝护肝、对于高血压、神经衰弱、水肿等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一个经常“大动肝火”的人,可以尝试着多吃芹菜来灭肝火。
男性常吃芹菜能清热解毒,对预防脂肪肝有益。中老年人适量吃芹菜,能促进肠胃蠕动,润肠通便,还能平肝降压。

韭菜:春天吃有助肝气升发

春天万物复苏,自然界的阳气最重,此时正好可以借天时以养肝。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之外,日常饮食中多吃些韭菜,对养肝有很好的功效。
春天养肝的效果是最好的。因为此时万物复苏,自然界的阳气也最为旺盛,此时养肝,便是借天之时。如何养呢?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睡眠,这个我们在前面也都已经讲过,此处不再多说。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食物来养肝。而众多的食物当中,效果最好的当数春天的韭菜。
为什么韭菜可以养肝呢?韭菜在中医中又有“起阳草”、“长生草”的美誉,最宜人体阳气的生发。韭菜可分为春韭、夏韭和秋韭。其中以春韭品质最佳,晚秋的次之,夏季的最差。杜甫曾写过一句有名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说得就是春天的韭菜香。春天的韭菜顺应春天的生发之机,吸收天地精华,养肝阳的效果是最好的。
《本草纲目》认为韭菜春香、夏辣、秋苦、冬甜,所以春韭不仅养肝阳效果最好,味道也是最好的。韭菜的药用功效历来也一直备受医家的推崇。《本草拾遗》认为韭菜可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脏腑。李时珍也认为其“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乃肝之菜也”,是说韭菜是补肝的最佳菜蔬。春寒料峭,韭菜不仅能壮阳补虚,还能驱阴散寒,增强人体的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意思是说,医术高明的医者,见到肝病,知道它会影响到脾胃,所以治疗时往往会以调理脾胃为先;而医术差的医者见肝病却只知治肝,不知从调理脾胃入手。所以,脾胃健壮对肝功能的正常发挥也是大有裨益的。

白菜:润肠排毒,减轻肝脏的负担

大白菜,大家都比较熟悉,大白菜是大家平时经常吃的一种蔬菜,又叫“包心白菜”,可以炒着吃,还可以涮火锅吃,怎么吃都营养,而且常吃大白菜还具有一定的养生疗效,可有效利肠通便,消食健胃,还能降低人体胆固醇水平。
除了丰富的营养外,大白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白菜微寒味甘,具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等功能,是补充营养、净化血液、疏通肠胃、预防疾病、促进新陈代谢的佳蔬,适合大众食用。民间素有“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之说。
白菜其性微寒,有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肠胃、清肺热之效。若你要清热燥湿,利水,利胆,可多吃大白菜这样的清热利水的食物。以此达到治疗功效。

菠菜:疏肝理气

中医学认为,菠菜味甘,性凉,有凉血止血、补血润肤、敛阴润燥、下气通肠、疏通血脉、含有丰富的铁,防治缺铁性贫血起到补肝血的效果。
《本草纲目》说,菠菜“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极尤良”。
书中还记载有“儒门事亲”云,凡人久病大便不通及痔漏之人宜常食菠菜、葵菜之类,滑以养窍,自然通利。
《随息居饮食谱》认为,菠菜“性味甘凉……开胸膈,通肠胃,活血润肤”。据《食疗本草》记载,菠菜能“利五脏,通肠胃热,解酒毒”。
《陆川本草》说,食菠菜后可”人血分、生血、活血、止血、去瘀、肠出血、坏血症”。《医林纂要》也认为,菠菜可“敛阴和血”。

肝是人体五脏六腑中

不可或缺的一名“大将”

春季大家一定要勤吃蔬菜

从“肝”养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