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蒲公英的传说

(0)

相关推荐

  • 这烦人的小伙子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看过一篇鲁迅写的<祝福>,写的是祥林嫂的故事. 寡妇祥林嫂被婆婆绑着二婚嫁给了一个壮小伙,生了个小娃娃,日子可算有点滋润的眉目了,结果壮小伙染风寒死了,娃娃也被狼叼走了.. ...

  • 买黄花梨手串 你真的选对了吗?

    倘若钻石链是一颗恒久远的纪念,那么对眼儿的黄花梨手串则是低调内敛的奢华. 文玩店之大,手串之多,想要寻得一款心仪的"对眼"黄花梨手串儿可谓知音难觅,你是否一直都在寻求一款可遇不可求 ...

  • 【七绝·蒲公英】(平水韵)

    [七绝·蒲公英](平水韵) 嫩叶黄花草色鲜,柔情艳丽展芳妍. 心怀绮梦萦飞絮,直欲乘风上九天.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蒲公草.凫公英.耩褥草.仆公荚.仆公罂.尿床草.食用蒲公英.西洋蒲 ...

  • 【民风民俗】正月十四习俗与禁忌

    [民风民俗]正月十四习俗与禁忌 正月十四习俗与禁忌有哪些?在中国传统的习俗里,正月十四的习俗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到了正月十四,春节基本已经过去了,之后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过 ...

  • 【陕西白水 冯玲玲】原创//蒲公英

     2021第103期总第1447期  蒲公英 春雨过后,应朋友相邀,一块去山上拾地软. 尽管已是初春,但因为刚下过雨,竞有些冷,远看那座要去的青色山峦,却是笼罩在薄薄的云雾间,亦真亦幻,恍若仙境. 我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当归的传说

    当归的传说 赵同心 口述 于中举 整理 传说晋国有个叫鲍兴的青年,父亲早故,家中只有老母妻子三人,小俩口恩恩爱爱,生活过得很安乐.这一年,鲍兴被晋惠公征集戍边打仗,临行时他想,近些年来秦晋两国战火不熄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露的传说

    露的传说 范子幸口述 范拓整理 很早以前,一连十二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黎民百姓对粮食就不珍惜了.人们用雪白麦面烙成馍,做小儿的屁股垫子:把大米炸成花,用糖浆滚成团子哄孩子玩.这些事被五谷神告到玉皇大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鸡的传说

    鸡的传说 刘国田 口述 刘子亮 整理 从前,有一个善良勤劳的小妹妹,只因父母去世早,跟着哥哥过日子,兄妹俩相依为命,生活很艰苦.后来,哥哥要了媳妇,嫂嫂待小妹妹很不好,不是吵,就是骂,还经常动手打小妹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不见黄鹤心不死(下)

    不见黄鹤心不死(下) 赵安  搜集整理 老和尚化缘到黄家庄,黄员外又请他吹笛子.那位黄鹤姑娘自小和尚走后,就盼他早日再来.这天她正在绣楼上拿着木鱼玩,听说和尚来了,便忙将木鱼往枕边一放,朝后花园走去.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不见黄鹤心不死(上)

    不见黄鹤心不死(上) 赵安  搜集整理   大家都知道"不见黄河心不死"这句俗语,可是,却不知道这句话传错了一个字,把"鹤"字传成"河"字了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鸡冠花

    鸡 冠 花 于中举整理   很早以前,李家庄有兄妹二人,哥哥叫李友,妹妹叫佩兰,父母早亡,兄妹俩相依为命,苦度时光. 李友长到了二十三四岁了还没有说着媳妇,心里有点着急. 这一天,太阳晒红了东山墙,李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人言和乌虫

    人言和乌虫 于中举整理 相传在淮北一个山脚下,有一青年农夫,名叫信实.因为家境贫困,常到山上打柴,卖了买些油盐米面度日. 有一天,信实在山下草棵里见到了一条受伤的小黑花长虫,看它可怜就揣在怀里带回家来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田麻搂柴火

    田麻搂柴火 ○张王氏口述 张子训整理 田麻的爹死得早,撇下他跟他娘过苦寒日子.娘纺花,田麻就扛着一把耙子,天天到那寥湖里搂柴火.说话间,田麻就成了十七八的大小伙子了. 这一天,正碰上人家割荟草,乱柴火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傻子学舌

    傻子学舌 范子林 口述 范子东 整理   从前,有个王员外,四十五岁才得了个儿子,叫傻蛋.说他傻,也并非真傻,就是有点半傻不精的,脑子不灵活,心眼不够罢了. 傻蛋长到十七八岁时,仍是傻乎乎的满口傻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