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宏:60后生产队记忆,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相关推荐
-
回忆当年生产队的基本情况
人民公社时代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因为当时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核算分配的,又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生产的.所以,在公社,大队,生产队三个层级中,生产队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从整体上讲,生产 ...
-
小说||放牛娃
放牛娃 放牛娃,放牛娃,放牛的娃娃爱玩耍:放牛娃,放牛娃,放牛的娃娃不想大:放牛娃,放牛娃,放牛的娃娃要当家! 噶简单啊!题目叫<放牛娃>吧? 是!记住了吗? 记住了! 预备,唱! 这是1 ...
-
生产队/王云
文/王云 生产队 生产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最小的行政单位,也是当时中国农村最小的基层组织,生产队的上级是大队,大队的上级是人民公社:生产队是由每家每户组成的,大多数生产队户数在二三十户,大的生产队 ...
-
【来稿选粹】宋坤|生产队时期那些事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生产队时期那些事 倏忽间,生产队这种最基本的农村集体组织,已消逝三十多年了.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那段经历有着亲身体验,也对生产队的生 ...
-
徐宜业丨毛胡子其人
毛胡子其人 作者:徐宜业 说起毛胡子,金圩大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金圩的"名人". 毛胡子是我的家里弟兄,今年七十多岁了,比我大二十来岁.他年轻时爱留络腮胡子,毛头毛脑的,生产队 ...
-
你经历过或者听老人讲过生产队的故事吗?(乙说)
在头条中,我发现总有那么一些人对那个时候的人民公社及生产队的集体化进行恶毒攻击漫骂,用大锅饭,养懒汉,社员出工不出力,天天搞学习搞阶级斗争,还有甚至说土地和一切生产资料属于公社干部所有,社员交的口粮款 ...
-
60后的记忆!这些照片是好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唱起老歌想往事 今天 "上有老.下有小",正是50,60,70后的真实写照.责任与自由.生活压力与经济自由.现实与理想.50,60,70后比其他时代的人更加切身地面对着这些问题. ...
-
60后农村人的记忆:拾粪,只为地里土壤肥活,庄稼长得壮硕
粪,对于现在的农村年轻人来说,或者对于从没在农村生活过的城里人来说,都是非常嫌弃的一种东西,但曾经,拾粪也是一种农活儿,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小时候都曾做过的事儿,就算是没做过,农村的60后.7 ...
-
四川:这火锅店,沉淀着盐都60后、70后多少或清晰或朦胧的记忆(家乡行走之五十四))
"一座有盐有味的城市,住着一群好吃的人".素有千年盐都之称的自贡,一家火锅店的主题标语. 这家火锅店与它别无异样,唯一不同的是装饰风格--怀旧风.运用上世纪七八十年 ...
-
60后、70后、80后的麦收记忆
文:一夕一夏 图:红艳 麦收时节,记得天还没有亮,就被父母带到田地里睡在脚蹬三轮车上.迷迷糊糊看到是父母弯腰割小麦.捆小麦的身影.饿了就吃从家带来的馒头,喝着用绿色水壶装的白开水. 麦收的日子,父母像 ...
-
年画中描绘的农村生产队集体劳动场面,让50、60后的人们怀旧满满
看高清年画,品陈年佳作. 每一幅作品均经过高清修复,不添加任何的水印.商业标志和广告图标,确保把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年画海报作品,原汁原味的复原奉献给朋友们. 凡我所发,必是高清. <都有一颗红 ...
-
福建60后诗人飘零落叶(实名刘文鸣),诗龄较长,作品不少,以自我欣赏为主
福建60后诗人飘零落叶(实名刘文鸣),诗龄较长,作品不少,以自我欣赏为主:他从未想过用诗歌去得到一针一线.他还以为,写诗的人都会一样,心中有一片洁净的蓝天. 飘零落叶是一位封闭型诗人.在锣鼓喧天的今日 ...
-
50,60,70后的记忆照片
收音机 在被窝里看小人书 打酱油 童车 掰冰溜子 炸虾片 粮油店 洋钉子烫刘海 画手表 杠树叶 "掏裆"骑车 一道杠两道杠三道杠 室外厕所 黄纸绳打包装 三十晚上的饺子 糖葫芦 挖 ...
-
向度・散文 | 郭灿金:60后的私人记忆
60后的私人记忆 文/郭灿金 温粲同学 我一直认为师大的正门朝北而开. 我当时就知道我的方向错了,但却难以矫正过来.从我们入校的1987年9月至今日,无论如何努力,只要一踏入师大,我马上就感觉天旋地转 ...
-
遥远的故乡,快乐的银行:一个60后关于童年的温暖记忆
本文作者:润仙子 我的故乡是察右中旗布连河公社辖属的一个村庄,它的四面被丘陵环绕着,它有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红土圪塔.一条自南而北流淌的河将它分割成三个小村子,河东的一半叫"红大村&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