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岛第77期活动纪要:劳动节里的阅读分享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7期
(总第77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工人作家 邹元辉
分享时间:2021年5月1日(周六)下午
分享地点:镇海培菊图书馆
镇海图书馆云直播
录音整理:何水燕
文字编辑:劳月
劳月:各位书友,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文澜读书岛!文澜读书岛是由浙江图书馆主办、钱报读书会协办的一档阅读沙龙活动。我们的活动在每个月的第一和第三个周六下午定期举行,分享讨论有趣的好书。为了方便更多的书友参与,我们的活动采取线下分享和线上钉钉群视频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欢迎大家积极参加!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在宁波市镇海区图书馆举办著名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阅读分享会。这是2021年文澜读书岛第7期活动,总第77期。今天这场阅读分享活动由浙江图书馆和镇海图书馆联合举办,作为镇海雄镇大讲堂的一场活动,是我们走出浙江图书馆,和基层县区图书馆合作的第二场阅读分享活动。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的三卷本百万字长篇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一直稳居各大图书馆借阅榜前列。著名作家陈忠实称之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书中塑造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已经成为新时期劳动者的典型形象。正是这样千千万万个劳动者,用自己的血汗造就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奇迹。在五一劳动节,来阅读讨论这部小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新时代劳动者人生价值的认识。
非常高兴我们请到了来自镇海炼化的工人作家邹元辉来为我们分享《平凡的世界》。邹元辉目前是中国作协会员,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中石化作协副秘书长,宁波报告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镇海区作协副主席。他的经历与《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的经历非常相似,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事业有成的作家。今天,他会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分享他阅读《平凡的世界》的体会。
去年的五一,我们就曾分享讨论过《平凡的世界》,也是请邹元辉作为我们的分享嘉宾。但当时因为疫情,只好在线上进行。今天,我们践行去年的诺言,同时顺应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大提升的需要,到中国著名的石油化工基地镇海,和工人兄弟姐妹们一起,阅读分享《平凡的世界》,讨论如何在阅读中寻找劳动者的人生价值。
为了让大家进入小说的情境,我先给大家朗读《平凡的世界》第一章。
现在,有请邹元辉为我们作分享!

邹元辉:各位书友大家好!我叫邹元辉。回忆50年岁月,我觉得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30岁之前,一个30岁之后。30岁前,我是学校的差生。记得那年中考,我离高中录取分数线还差52分,只能读技校。技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国企,成了一名一线操作工人。
有意思的是,我虽然书不会读,但对生产的接受能力很强,没想到一个差生慢慢变成了佼佼者,成了车间里最年轻的班长。也因为有了这些小成绩,我在兴奋中觉得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让自己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根本就不知道疲倦。
从30岁以后,我有了巨大的转变。1997年,我生了一场大病。两张病危通知单,把我母亲给吓坏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个活生生的儿子,怎么一下子就要死去?对于我来说,打击也非常大,因为梦想没了。
生病了,人的想法会不一样,连外人都不敢见,觉得自己很卑微。把自己关在家里面,却又无所事事。因为无所事事,我拿起了书本,开始只是为了给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读一读,让他有发声的欲望。没想到,自己越读越有兴趣,慢慢的我就变了。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出版了5本长篇小说,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120万字的文章。不光写作有了收获,我还成了中国作协会员,浙江省作协的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十五届高研班学员。
体能渐渐恢复后,我开始做一些公益事业,干了好几年反扒志愿者。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一个人斗4个小偷。把小偷交给前来的警察后,很多乘客以为我是便衣警察。有两个市民打电话给媒体,说要寻找一个便衣警察。那一次事情曝光后,让我评上了感动人物。
后来,我还发挥我在写作上的特长,做文化志愿者,业余时间到宁波大学、镇海中学等学校去传播文化,讲授文学的作用,文学对人的启迪。
为什么30岁以后的我会有这么巨大的转变?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接触了文学。文学让我有了信仰,文学让我有了力量。阅读中,我对两本书的印象很深,一本就是《平凡的世界》,一本是《基督山伯爵》。《平凡的世界》我总共读了8遍,每一遍给我的感受都不一样,因为人生的经历不同,感受和体会就会不同。开始,是为了打发大把大把的时光。读着读着,作者优美的文字,精辟的词语,哲理的语句,经过自己的咀嚼和感悟后,竟然慢慢地理出一些头绪来,认识到现实生活的苦闷忧愁与幸福欢乐,其实是相互融合与分离的。蓦然间,我对自己曾自怨自艾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再次回眸由曲折与痛苦串织而成的历程时,就不再唏嘘、苦恼、怨恨或叹息了。

后来,在历经对文字的休闲式的赏析和感悟后,胸中不断涌出丰富的想象力,脑海中不断闪跃出感悟火花,从而激发起我提笔写作的欲望。终于有一天,我用文字的方式,将自己两年的读书体会全部倾泻在了电脑键盘上。记得是2000年3月份,我相继写了两篇小散文,投给了《宁波日报》和《宁波晚报》。没想到不久就发了出来,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如今,愿将有生的精力做有意义的事。
靠着《平凡的世界》,我竟然在人生那段最灰暗、最阴霾的岁月中咀嚼出一份憧憬。书不但让我忘却了烦恼和忧愁,拥有了一块恬静、安然的空间,更让我涤尽了那压抑在心头多时的自卑感。
以上是《平凡的世界》给我的人生带来的转变。接下来我想从两方面和大家分享《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一是历史背景,二是作品赏析。
路遥原名王伟国,出生于1949年,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人,他的人生也很坎坷。有4个弟弟和3个妹妹。7岁过继给外县的伯父。当过县红卫兵军长、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后来担任《陕西文艺》(《延河》)编辑。长篇小说《平凡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去世后,又获得改革先锋称号,获评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2019年,《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路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时,在一个煤矿的医院。《当代》杂志编辑刚好来约稿。但他看了一部分稿子后,却放弃了,退还给了路遥。幸好那时刚创刊不久的《花城》慧眼识珠,认可并发表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第二部他在一个偏僻的废弃窑洞里创作。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很有眼光,觉得这个故事很好,能够激励当下的人,就申报上去,开始长篇联播《平凡的世界》。几天以后,雪片一样的信件寄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读者写了很多感悟,有些信纸还带着泪迹。
有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关心,写第三部时他住进了榆林的宾馆,受到了市委领导的照顾。市委书记要求宾馆,保证路遥每天写作必需的咖啡和香烟。其实,他写第二部时身体已经不行了,但他有一个坚定的理念,一定要活着,必须把这部作品完完整整写完。所以,第三部是他拼了老命在写。
作品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交织在一起,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1975年之后十年的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变化非常大,在大时代当中一个人物的个体命运,会由你自己的努力来决定。
我为什么会被《平凡的世界》所吸引?刚才朗读的小说开头第一章就感觉像是在写我。孙少平读高中时,吃不起菜,只能吃最差的主粮——黑馍馍。他有一种自卑感,跟我一样。我当时也有一种自卑感,不是因为物质的关系,而是因为身体。我把自己禁闭在房间里,甚至不愿意跟爱人交流,觉得好像我已经没有希望了,度日如年,荒废人生。

第一次让我流泪的是孙少安。少安6岁时,他爸爸就希望他不要再读书,跟着他去干农活。他不懂事,吵闹着要跟润叶去玩。他12岁时,已经知道自己要干农活,要去为家分忧了。所以,虽然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但却放弃了学习,去干农活。这让我很震撼,突然觉得我条件有多好,衣食无忧。我是读不好书,没法读书。他是能读书,却因为贫困没法读书。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的那种对苦难不泄气,对未来永远怀有憧憬的精神让我痴迷。
人家是什么状态?6岁就要劳动,12岁就放弃学业务农。他考初中目的不是为了读书,而是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我的条件比他们优越,为什么我会沉沦成这样子?所以,我流泪了。人的生命中,眼泪比血液更珍贵。如果被一个作品打动,用眼泪来呼应作者,这个作品就是成功的。后来这本书我又看了7遍。最后一遍是因为去年要分享,又阅读了一遍。孙少安给我的第一个感悟,就是我不能再这样子下去。
随着阅读的深入,收获越来越多。孙少平的文化修养和道德觉悟为什么这么好?答案就是通过阅读。阅读不是泛泛的东西,而要学会思考,不要被人牵着走。路遥通过田晓霞,告诉我们人生应该怎么阅读,阅读会改变命运,会让你的道德水准提高。
孙少平救过两个女孩。侯玉英本来应该是孙少平第一个要咬牙切齿恨的女同学。因为他和郝红梅朦胧的爱情故事,就是因为她的点穿,无法继续下去,郝红梅还恨上了孙少平。但是,侯玉英掉到水里,将要被湍急河流冲走时,孙少平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她。第二个是郝红梅。高中毕业时,她因为家里贫穷,买不起礼物送同学,在供销社偷手绢被抓。就在她前途即将被毁的时候,孙少平不顾当年郝红梅的抛弃,全力保护了她。对待两个羞辱过他的女同学的态度,证明了孙少平宽容、善良的道德修养。
这也是《平凡的世界》和《基督山伯爵》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不一样?我想这来自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天道,讲究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温和,中庸,内向。人生真谛在于享受淳朴悠闲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关系的和睦。在《平凡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精神代代相传。相反,西方是不一样的。他们从游牧民族的文化延伸出来的是与大自然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能激励一个人,但避免不了掠夺型的竞争。
《平凡的世界》人物很复杂。作品通过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告诉我们,人生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人,你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应该怎么做。
《平凡的世界》不光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去奋斗,更为重要的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对待身边的人。《平凡的世界》为我们立起了奋斗者的榜样,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苦难。
《平凡的世界》对于我来说,感悟是比较多的。路遥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不是某种创作方法,也不仅是《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等作品,而是路遥式的执著的精神追求和诚实的劳动态度。这两点影响到了我30岁以后的人生。
我不聪明,但我要比别人勤奋。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不论奋斗的结果是喜是悲,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视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也会给自己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认识到你是主宰自己的人,你就会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对我来说,我只要比别人起得早,比别人多勤奋一点就行。也许我起点不高,但只要我坚持,再远的路,我也能一步步坚持着走下来。20年来,我就是靠这样坚持下来的。在点点滴滴的学习中,会让你的家庭、你的孩子有所收获。今天我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劳月:非常感谢邹元辉精彩的分享!接着,我们请出两位读者来朗读《平凡的世界》最后一章。
读完《平凡的世界》,我也有一些感想,和大家分享。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所以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工人,是劳动。《平凡的世界》中两个主要人物孙少安、孙少平,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工人,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主要的两个人群。我们今天主要说工人。
曾几何时,工人是我们这个国家最受尊敬的群体,是领导一切的中坚力量。那个时候,说起家里有人当工人,全家都会由衷地自豪。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城市工人随着转制、下岗已经成为城市中的贫民阶层;农村打工青年成为工人的主体,但他们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既不完全属于城市,也不完全属于农村。彝族打工者诗人吉克阿优有一句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他们的状态:“比一片羽毛更飘荡”。大多数工人干着脏活累活,赚钱不多,有意无意地感到自卑。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对我们如何认识新时代的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从农村中来,就是改革开放40年来最普通的打工者,但是他又和普通的打工者不同。他是有知识的打工者,知识给了他理想和信念。
他不想和他哥孙少安一样被困在土地上,所以到外面的世界寻找理想。从揽工汉到煤矿工人,孙少平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一直都异常艰苦,寻找理想的路很曲折,但他不自卑,不气馁。每当受到事业的挫折、情感的困扰时,他都能在劳动中得到疗愈,从知识中汲取力量。
《平凡的世界》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推崇和讴歌脚踏实地的劳动,劳动者在劳动中得到的快乐和安慰,这种价值取向非常有意义。职业的高贵与低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孙少平在精神上是与小说中其他的人物田晓霞、金秀平起平坐,不相上下的。
正是像孙少平这样的工人,构成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脊梁。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孙少平这样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的奋斗和创造,才有了我们今天得之不易的中国成就。
所以,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工人朋友们都能喜欢读书,让自己在精神上站上一个高地,超越自卑心理,找到自我价值,像孙少平一样,为自己是一名工人、一名劳动者而骄傲。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讨论。有请现场书友发言。

书友:跟元辉老师认识有10多年了,今天是第一次听他的课。我结合书和对元辉老师的认识,谈两点感受。
第一是《平凡的世界》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词,不怕苦的精神。主人公崇尚劳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生活,塑造自己的人生。我认识的元辉老师也是这样。认识他以来,他隔几年就出一本书。十来年里出了4本书,非常勤奋。
第二是《平凡的世界》倡导真善美原则。生活中的元辉老师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塑造了这一理念。当我知道他是反扒志愿者时,我就问他,你的身体允许你和这些扒手较量么?他说,我的身体康复了,要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元辉老师用行动实践了书中所呈现的真善美原则。
另外,我建议,读书一定要读打精神底子的书,能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书,就如今天的主题,我们崇尚劳动,崇尚真善美精神。
邹元辉:我相信,如果大家和我一样努力,一定比我更优秀。至于反扒这类事,我自己愿意去接触更多方面的事情,这也是一种生活体验。局限在企业里面,视野是有限的。通过不同的参与,我可以认识到更多的东西。我有时去大学里讲一些爱国主义情怀的主题,希望以此来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

书友:非常荣幸,听到邹老师的讲座。在企业的工作经历我也有过。我个人也是初中毕业进入企业,一边工作一边提升自己的学历。这个过程是挺累的。在这本书中,看到中学成绩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与人生经历。就如中外文化各有差异。我感觉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看外国人写的东西,我觉得不一定好。未来,我们的中国智慧与思维可能会在世界上形成一个潮流。希望大家尊重并好好读我们中国的这些书。
邹元辉:首先感谢您的发言。刚刚我又看到生活中的奋斗者,因为他是从中专出来,还在不断努力,现在每个星期都要去杭州学习。这样一对比,我就很惭愧。自学考试我曾经报名了,但是真的基础太差,11门课到现在还只有7张单科毕业证书。后来只好到党校报了一个名,拿了一个大专文凭。这告诉我,我的欠缺究竟在哪里。对我来说,读书考证考分很难行得通,但我不能因为考分考证失败而放弃,我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一个梦想破灭的时候,你去找到另外一个梦想,去发现自己的长处,扪心自问“我比人家优秀在哪里”,然后发挥出来,不停地把长处加强。今天我能够荣幸地在这里跟大家交流,就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的长处以后不断加强。跟在座的朋友相比,我的短板还有很多,我会把你作为一个标杆来追赶。谢谢!

劳月:元辉老师讲得很对。人生就是这样,有无数种生活方式,有无数种人生态度。每个人成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孙少安选择在土地上,是成功。孙少平选择出去,也是成功。人生没有高低,成功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我们不需要去羡慕人家。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理想就足够了。
书友:我现在是一名学生,我正在读《平凡的世界》,还没有完全读完,但依然有很多感悟。我希望,无论以后我经历了什么,是苦难还是各种挫折,我都会始终追寻高地,就像孙少平一样。我的人生是我自己定的,不会让周围的人影响到我。我始终会追求我自己的理想。无论别人看到还是看不到,只要我自己觉得成功了,我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无论处于底层还是高层,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就是成功。
书友:我身边的元辉老师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不仅文章写得好,还非常勤快。去年开职代会,把他请过来,给我们做一些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做一些业务上的工作,还帮我们做很多杂事。元辉老师非常平和,虽然他知名度很高,但和他在一起,就感觉像是和一个非常亲近的朋友相处,非常有亲和力。元辉老师找到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写作之路,并坚持下来,真的是很不平凡。他的经历,让人感觉很有力量,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邹元辉:我感觉到了中国的女性为什么比男性优秀,因为女性敢大胆参加我们今天这种活动。我说,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要善待他们,其实我也是这么做的。现在4个人一间办公室,我每天会把垃圾全部清理走。这已经养成一种习惯。我今天做好一点,可能环境会更好一点,资源分类会更好一点,可能我们下一代人会更加的好。其实这也是我从《平凡的世界》里吸取的养分,不断提升为自己的一种理念信仰,然后鞭策自己。


书友:我跟元辉是多年的好兄弟。这么多年来,安安静静听他谈自己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还真是第一次。他这辈子做人做事做学问,包括他的反扒经历,都非常了不起,满满正能量。身边能有这么一个好兄弟,很荣幸,为你点赞。
另外一点,我觉得邹老师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人的一生要养成两种习惯,一种是阅读习惯,还有一种是运动习惯。
《平凡的世界》真的是一部伟大的作品。随着你年龄的增长,如果有机会,可以到陕西去走走看看,感受这些作品中提及的风土人情。
劳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两周以后的5月15日下午,我们将联合杭州市总工会,在杭州职工文化中心一起观看纪录片《我的诗篇》,分享阅读工人诗集《我的诗篇》的体会,讨论在新时期工人以及工人文学的自我认知和定位。阅读分享会将会通过文澜读书岛钉钉群(群号30165944、33871278)视频直播。欢迎大家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