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痞:生姜泻心汤证(178)
相关推荐
-
详解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方证
三个泻心汤共有症状:心下痞满,呕,肠鸣.下利.共同病机:胃虚.邪(水.热)聚.共同治疗用药:胃虚,用人参.大枣.甘草健胃气,水聚,用半夏.干姜.生姜祛水兼健胃,热聚,用黄连.黄芩清热,黄连泻心热,故三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73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73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方.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 ...
-
确实如此,湿邪首先是水多了,肾阳不足,三...
确实如此,湿邪首先是水多了,肾阳不足,三焦水道不通:其次是心阳不足,无力震慑水液:最后才是脾土不健运.下焦水湿利小便,如猪苓汤或五苓散,中焦是痞闷不通的用半夏泻心汤等和解中焦,上焦的可以考虑辛散发汗催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六)
我们平常要怎么样来预防发汗太过,就是在喝大青龙汤的时候要慢慢喝,特别是在喝第一碗的时候,可以让病人少少的喝,如果没有什么感觉,再继续喝,慢慢地把第一碗喝完以后,感觉到快要发汗了,也就是说有一点点汗,但 ...
-
JT叔叔慢慢教-178-水痞:生姜泻心汤证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36]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甘草三两(炙) ...
-
慢性胃炎属水痞,五苓散治之取效
中医书友会第 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伤寒论>云:"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此例慢性胃炎乃因水饮 ...
-
丁酉年二之气——水痞
徐某,男,50岁,初诊日期2017,5,15.胃腹胀满两年余,常闻及胃中振水声,腹中辘辘水声,进食后即大便,每日5~6次,多方求治未果,情绪低落.舌质黯淡水滑苔白厚腻,舌下瘀曲,脉沉缓,右关尺沉弱. ...
-
水痞案
作者 王志斌 患者余某,女,59岁.2020.9.17.初诊. 自述有胃病史多年,经常间断服药治疗.近一年多来,纳食明显减少,进食稍多则觉胃脘胀满堵闷不舒,嗳气,以致不敢进食.但不进食时又觉胃脘部有明 ...
-
【王志斌:慢性胃炎属水痞,五苓散治之取效】
<伤寒论>云:"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此例慢性胃炎乃因水饮内停心下所致,以五苓散作汤剂而效. 水痞案 作者/王 ...
-
生姜泻心汤证方证标准√
生姜泻心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心下痞,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明显者. 2.主要症状(厥阴寒热错杂太阴证=阳明证轻证+太阴证):(1)阳明证轻证:心中烦躁,身热有汗,口干烦渴,平时畏热喜凉,面色 ...
-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治疗水肿(阴水)瘀水互结证
一.桃红四物汤 [方名]桃红四物汤(原名"加味四物汤"). [出处]<医垒元戎>,录自<玉机微义> [分类]补益剂-补血 [组成]熟地15克.当归15克. ...
-
补脾补气补血第一要药,泡水喝随证搭配效果更好
人参.党参.黄芪三味中药材都有补气.生血.生津的作用,经常相提并论,足以可见黄芪在中医心中的重要地位.其中区别在于人参补气功效强,是补气第一要药:党参补气较为平和,补肺气效果好:黄芪补益元气缓和不伤人 ...
-
虚痞:甘草泻心汤证(180)
[8.37]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