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方易

作者:末流郎中

方易

方易,方的加减变化。有减味,加味,变量,合方,变引,避局。

临床上,按古圣贤和师授法则生病的,可以说罕见。于是就给人带来困扰,必求变局和破局,三因或多因以制宜,以求合适。这就是方易。

比如《伤寒论》里的桂枝汤证,由于病人自汗出,可能会伤到血,由于血亏,可能滋润不够,出现大便难。大便不畅快,在某个时候,可能会诱导医师处以下法。可是,其病未解,还是桂枝汤证的话,由于下伤其中,上实下虚,这个时候阴敛的白芍就要去掉,只用桂枝甘草和姜枣了,如果用桂枝汤全方,反生弊端,这个就必须要减去白芍,还得把病治了。

“喘家作,加厚朴杏子汤佳”,原有桂枝汤证,而病人无论原来有无喘的基础病征,只要是有桂枝汤证,就按桂枝汤证处理,加厚朴杏子。毫无疑问,厚朴杏子是针对这个喘的。对应关系很明显。

那么这个变量呢?大家请看,桂枝加桂汤。这个汤,加了桂的份量。为什么加呢?因为烧针令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气从少腹上冲于心了,它发作出奔豚了。奔豚是寒水之气妄动,这个时候增加桂的份量,有两个作用。一个是镇冲降逆,一个是强化这个气化功能,从而抑制奔豚,达到治疗目的。表面经方热,中医爱好者很多,可真正吃透经方的人不多。说实话,我自己也才入门,谈不上特别懂。因此,不妨举个极为简单通俗的例子:红枣和生姜这个组合。

红枣和生姜这两个药的合用,本来是仲圣顾护脾胃之大法。简单实效,适应性强。因而演变出很多好用的法子。曾经友人夜谈,畅聊风土人情,喝了半个晚上的茶。半个晚上的浓绿茶,某兄抵挡不住,胃中痛甚。吃了雷尼替丁2粒,犹未安静(抛开雷尼替丁的副作用,单从抑制症状来说,它还是很强势的)当时别无它药,幸喜嫂夫人有姜枣。约用生姜四两,红枣二两,切而捣之,武火煎服。再嘱兄嚼姜末两许。一会,遂觉胃中不寒,其痛大减。约40分钟安静。凌晨8点,腹中雷鸣切痛而如厕,下污粪水甚多,虽疲累而病已霍然。

变量之中,还有个量的减小,别小看减小,有时也很有用的。有一年轻美女,结婚六年,因孕吐难止,导致饮食不下,胃出血,强行中止胎孕六次。心中无限悲苦。四年前又孕一胎,仍吐,水饭皆吐。她家有两长辈业中医,开的方也很贴切,就是不见效。无奈,拿了药方来找我。我看了药方,很贴切,真实的是老医手笔,毫无毛病。思虑一炷香左右,又切了脉,认为方病相合,只是这姑娘中气败伤,恐怕重了点。于是就跟她说,姑娘,医术虽有高低,其实治病讲的缘分,医缘很重要。我给你照方开一次。看看缘分,只用两天。药配好后,一剂打粗颗粒,一剂为饮片。饮片呢,持续煎煮于居所,使药气弥漫,由鼻而入。药末呢,开水泡之,用大棉签泡药水,时入口中轻吮,反复行之。第二天她打电话给我,“老师,我今早喝了一两药水,觉得很舒服,不会有事吧!”我告诉她,没事,继续用就可以了(其实心里窃喜)。第四天,她又来了,说,“老师开汤剂吧,慢吞吞的不好,我饿的可怜。”于是又开了三天汤剂。就好了。后嘱妥加饮食调补。至冬,生一大胖小子。

药与病相应,与元气相应。轻重权衡,其实也很重要。姑娘那病,是我捡了她家长辈的便宜,不算啥成绩。

关于合方,是两个方或多个方的组合模式,比如王清任夫子的血府逐瘀汤,那是四逆散、桃红四物汤加桔梗、牛膝,是典型的合方法式。四逆散调气机,桃红四物汤补血活血,再加桔梗牛膝通天彻地。血府逐瘀汤证,单靠四逆散,那是隔靴搔痒,单靠桃红四物汤,也是力不从心,而合起来,那就很神奇了。

又比如,龙胆泻肝汤治带状疱疹,时效时不效,瓜蒌红花散,效果好而总觉美中不足。合起来用呢?一般的情况就可以解决。这个病,个别同志,会有后遗症,很痛苦,虽然可治,比较费精神。那么,我们在上面这个合方里,加入这个地龙、蜈蚣和马齿苋会咋样呢?地龙蜈蚣大力解毒并兴奋神经,无疑可以增效。尤其地龙这玩意,它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很别致的。这个马齿苋,也是个宝贝,有它在方里,病人不会泻的太厉害。这样合方后,会有什么作用呢?大家可以尝试。我说多了,就有点像吹牛皮了。

变引,药引的改变。是引导前驱之法。比如,伤科里,牛膝引于下,桂枝丹参片姜黄引于臂,类似种种,细微熨贴,大家搜寻一下就知道了。

关于避局,某类药要用,但要精挑细选,不能拿黄牛当马骑。比如十枣汤,它攻击性很强,要枣来平衡。那么,我们能不能用甘草呢?恐怕不合适。枣补益中气的力量很大,它又甘而缓之。为什么有些同志吃多了枣感觉胃肠闷滞呢?因为它力大,补进去了,没有药物帮它散布的缘故。这个甘草,补中益气而生津液。但是,人家要排水夺水,你这里还生水,岂不是拖后腿?所以甘以缓之的措施就不能再套路主义,要变化思考了。这是用意避局的典范。

见解肤浅,望贤者教正!就先说到这。

末流郎中 7月20日凌晨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本公众号概不负责。

(0)

相关推荐

  •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13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

    ​第十三讲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 第一个方证是桂枝加葛根汤证: 加葛根汤的适应证主要是治疗风邪在经.太阳经气不利,临床表现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这样一个证候. 葛根在这个方子里作用有三,一 ...

  • 山东聊城刘淑静:流涕伴咳喘中医治疗

    赵某:女.89岁 出诊日期:21.03.23 主诉:流涕伴咳喘3天 现病史:患者为老年女性,体形消瘦,因为刚一停暖的原因,室内温度骤降受凉引起感冒,先是流鼻涕,随后咳嗽伴喘,故来诊. 既往史:年青时有 ...

  • 咳喘经久不愈,西医遍查无果,经方三剂得效

    第645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现在的中医形势发展的越来越好,很多人开始关注中医,热爱中医,但我知道,大部分喜欢中医的人,并不喜欢中医纷繁复杂的理论,而是喜欢中医实际的疗效 ...

  • 周末分享:金匱要略释义及方解(1)脏腑经络先后病脉并治第一(上)

    版权所有,可转载不可剽窃! <金匱要略>释义及方解(1)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并治第一(上) 王东海 [原文]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 ...

  • 周末分享:纠方杂记

    纠方杂记 末流郎中 孟君,世业医,执儿科业,已十余载矣. 其学中正,尚允平和,于患病之家小有口碑. 有某富贵家之儿,年七岁,自幼被祖辈恣意喂养,然后进夫健胃消食之品,幼龄而体丰. 后饮食不良,就于孟君 ...

  • 周末分享: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39)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版权所有,可转载不可剽窃! 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39)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王东海 [原文]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 ...

  • 周末分享:医不可否方

    医不可否方 末流郎中 医广如海,其理精微,而实情复杂多变,故医不可否方. 医不可否方是什么意思呢?不要去否定他医的方子.这个不是虚伪,是一种客观谨慎,也是一种教养.人有高矮胖瘦,地有东南西北,饮食习惯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55)张锡纯肢体疼痛方

    张锡纯(1860-1933年)肢体疼痛方 活络效灵丹 治气血凝滞,痃癖癥瘕,腿痛臂疼,内外疮疖,脏腑积聚,经络湮淤. 当归五钱,丹参五钱,生明乳香.生明没药各五钱. 腿痛加牛膝,臂痛加连翘,妇人瘀血腹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53)张锡纯膈证(食道癌)方论

    治膈食方 参赭培气汤 治膈食. 路党参六钱,知母五钱,苁蓉.天冬.生赭石末各四钱,清半夏.当归各三钱,柿霜饼五钱(服药后含化徐徐咽之). 人之一身自飞门(口唇)至魄门(肛门),一气主之,亦一气悬之.中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52)张锡纯治吐衄方论

    张锡纯治吐衄方论 寒降汤 治吐衄.衄血.脉洪滑而长,或上入鱼际.此因热而胃气不降,用寒凉重坠之药以降胃气,则血止. 生赭石末六钱.清半夏三钱.蒌仁(炒细)四钱.生白芍四钱.鲜竹皮三钱.牛蒡子三钱(炒)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51)张锡纯治痰饮方

    张锡纯(1860-1933年):治痰饮方 理饮汤 心肺阳虚,脾湿不升,饮食不能运化精微,则水谷之湿停聚而成痰饮.饮为阴,伤人阳气,乘心胸之阳气虚者而处止.停于胸胃为满闷:溢于膈上为短气:凝滞肺叶为喘促 ...

  • 周末分享:纠方小记

    纠方小记 末流郎中 罗氏女,三旬有六,儿女三人.上奉公婆,费心多劳累.秋收之后,忽患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夜来盗汗,体倦食少,面色痿黄,舌淡而苔如地图,其双脉细弱,乞医郭生. 乃处:白参10g.白术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