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六六地域黑被全网DISS: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会骂人

回复“晚安”,送你一条特别的推送

文 | 毒哥 x 一粒质

微信公众号 @毒鸡汤(ID:du-jitang)

5月9号,作家六六在微博发文,称自己在机场被一东北女子抢座,于是她走到座位背面,刚准备坐下,那女子却扔过来一个包,喊道:“介旮沓有yin了。”然后看到一个女人,悠哒悠哒啃着饼走来。

之后还顺带提及仁济医院出现某地碰瓷式就医,称对某三省不知为何如此捏鼻。

此条微博一经发出,立刻引发广大网友的谴责。

“这种带着地域偏见的微博,真是散发着恶臭。”

“你能这么讲让我很震惊,对你捏鼻。”

“觉得您和那占座的人一样令人倒胃口。”

“太失望,脱粉了。”

其实,了解事件的始末,我们会发现,是对方没素质在先,可是经由六六如此一番愤怒表达,原本的受害者却成了众矢之的,被人人喊打。

不论作家六六是真地域黑,还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如此骂人,情商实在是低到了谷底,又蠢又笨,损了夫人又折兵。

什么是情商高?

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看这个人,能否合理得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负面情绪。尤其是愤怒。

真正高情商的人,既不压抑自己的怒火,不会在受到欺负时说不出一个字;也不会乱发脾气,口不择言伤及无辜,引发众怒。

真正高情商的人,绝对能骂人骂的漂亮。

  • 王炸四个二,是怎么输给对三要不起的?

还记得前段时间骂学生化浓妆,像站街女的高校老师吗?

在学生曝光的视频中,这位老师还说:“歌唱成这个样子,好意思说自己是学音乐的吗?”“就这个学习态度,以后到了工作岗位,哪个单位敢要你?”

有意思的是,这条新闻一出,底下的评论留言瞬间成两边倒的态势,而高赞评论的前几条,更是力挺这位老师,称其认真负责,话糙理不糙。

可是即便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理解,这位老师还是被校方停课调查了。

近些年来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如今的大学老师,大多卡点上下课,一两百人的大课,一学期下来,老师有很多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对于逃课、迟到等陋习,老师往往也是点到即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至于某高校的大物考试第一题,是选出下图中,你的物理老师。

当代大学教育之宽松放任,令人咋舌。

无疑,在众多大学老师里,这位女老师是及其认真的,甚至说有些较真。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严加管教,更为他们的衣着品行操碎了心。

可是这位老师,不但没有得到赞扬,却被曝光了,原本诲人不倦的教师形象,被演绎成了偏激、性别歧视的模样。

好好一副王炸,打得稀烂。究其原因,就是不当的情绪表达,不当的骂人方式,为她招来了事故。

不同于这位老师激烈的情绪放纵,有的人遇到糟心事时,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的同事就遇到这样一件让人憋屈的事:

有天一大早她骑着自行车上班,在她缓慢骑行穿过一条小路时,与她垂直方向突然快速窜出一辆电动车。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自行车的前轮就被电动车撞到一边,车把也猛地一歪,打到了她肚子上,这位同事立刻疼地弯下了腰。

本以为那位撞人的女士道个歉就算了,没想到那位女士却厚颜无耻地指责同事不看路,顿时气的她怒火攻心,心里想着怎么会有这种人,嘴上却说不出一个字。

对方见我朋友软弱,马上说:“姑娘你不赶时间,我可还要上班呢,我先走了啊。”

说着扬长而去。

只留我同事生了一整天闷气。

生活中我们时常遭遇愤怒,如何对这种情绪进行正确疏导,做一个真正高情商的人,骂人骂的漂亮,是现代社会的必备技能。

  • 骂人要有理有据

其实骂人这项技能,小时候老师就交给我们了。

小学语文有一篇名叫《陈太丘与友期行》的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中午一起出行。可到了中午,那位朋友没有来,于是陈太丘就自己走了,等他走了,这位朋友才来。

这时7岁的元方正独自在门外玩耍,这位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吗?”

元方答:“爸爸等了你好久,你没来他就走了。”

于是那位朋友大怒:“你爸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却丢下别人先行离开了。”

对此,元方反驳道:“您和家父约定的是中午,可中午却没来,这是言而无信;对着别人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听了这话,那位友人大感惭愧,想下车牵元方的手,可是元方看也没看他一眼,就走进了家门。

元方此举真是教科书式骂人,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四两拨千斤,既抒发了自己的愤怒,又让被骂者敬服,说不出一个字,只能乖乖道歉,承认错误。

好的骂人方式不是言辞激烈、胡搅蛮缠,而是列出一二三,讲道理、摆事实。谁对谁错自然见分晓。

因此,在我们极其愤怒时一定要冷静下来,不要让愤怒支配理智。

  • 骂人要像强者挑战

梁实秋有一篇文章叫《骂人的艺术》,文中讲了十个骂人的注意事项,其中一条“无骂不如己者”。

就是说“你要骂人,那人无论在好的一方面,或坏的一方面都要能胜过你,你才不吃亏。你骂大人物,就怕他不理你,他一回骂,你就算骂着了。你骂他就如同教训他一般,他即便回骂,一般人仍不会理他的。”

对这条真理最近的实践,就是奔驰女车主事件。

在这次艰难地维权中,这位女车主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她逻辑清晰,条理清楚地骂人思路,更因为,对方是店大欺客的奔驰4S店。

“非要曝光出来才正面解决问题是吧?”

“原来我们被奔驰坑了这么多年。”

个体消费者和全球知名车企的实力悬殊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这位女车主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她之所以能争取到越来越多的舆论支持,螳臂也能当车,是因为群众总是更容易站在弱者的这一边。

相比女车主的机智,有些“蠢人”却非要和弱者过不去,自己原本占理却被骂上热搜。

比如近些年,很多老人强行让孩子让座,不让就对孩子又打又骂,甚至直接坐在孩子身上的新闻,让大家十分愤怒。

为什么孩子不尊老在先,舆论的矛头却都指向那些老人呢?

原因就在于,别人不让,你说几句,大家都明白谁对谁错,可是你非要揪着一个孩子不放,看似强硬有力的教训,却让自己陷入了不义之地。

真正高明的骂人,不是得理不饶人,而是点到即止,观者自明,看似输了争吵,实则赢得了人心,自然有人帮你骂他。

  • 最高境界的骂人是出言典雅

高级的骂人是出口不带脏字,却能把人骂的哑口无言,这一点我们得像周总理学学。

一次,有外国人问周总理:“你们中国人走路总是低着头啊,你看我们走起路来挺胸抬头的,多有气势。”

周总理答道:“我知道,一般上坡的人总是低着头走路,而走下坡路的人总是高抬着头。”

1945年重庆谈判时,国民党政府的谈判代表,对以周恩来为首席的谈判代表,提出的和平协议难以接受。一官员恼羞成怒,对我方代表咆哮道:“对牛弹琴!”

周恩来神态自若,不缓不满地说:“对,牛弹琴。”

历史上的文人,都很擅长体面地骂人。

有一天,歌德到魏玛公园散步,正当他穿过一条,仅能容一人通过的小路时,迎面走来一个批判家。

两人面对面僵持了几秒钟,那个批判家傲慢地开口了:“我从不给蠢货让路。”

歌德平静地看了看那个人,回应道:“我却正好相反。”

说完,微笑着站到了一旁。

除了文人,不得不说,高手在民间,一位知友分享了一次,他去银行ATM机取钱的经历:

去银行自动提款机取钱,一个年轻小伙蹑手蹑脚地插到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奶奶前面,奶奶捋了捋垮包肩带,面带微笑,抬头看着小伙,说:“小伙子,人生下来都是往一个地方去的,你为啥要走在我一个老太婆前面呢?”

着实让人感叹,能将“你插队怎么不去死啊”说的这么文艺雅致、举重若轻,情商真不是一般的高。

相比于直接开骂的莽夫的举止,真是高了不止一个段位。

高明的骂人,是条理清晰,是言辞温和,是不见一刀一斧,却能隔山打牛,伤人于无形。

希望你能学会如何骂人,不忍气吞声,也能以理服人。爽快体面地在人世间走一遭。

我新开通的私人微信

欢迎粉丝扫码添加

喝毒汤再也不迷路

文 | 毒哥 x 一粒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