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盆景[树木盆景]

形态特征
南天竹盆景

常见园艺变种的南天竹,有红天竹,是目前各地普遍栽培的南天竹。幼叶为红色,逐渐转为绿色,如多晒太阳,绿色可变红色。人冬红色的果实似珊瑚。玉果南天竹又叫黄天竹,果实黄熟而有光泽,人冬叶色转黄,观赏极佳。五彩南天竹是观叶品种,多数不结果,植株矮小,叶质柔软,叶色随四季而变化,由白转黄、青、红、紫,观赏价值较高,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蓝果南天竹,是稀有品种,果实呈蓝色。

南天竹
盆景养护
南天竹盆景

不管制作什么形式的南天竹盆景,都需于三月上、中旬新梢萌发之前挖出植株,经过修剪整形,植于半阴、半阳、凉爽、湿润地中栽培,翌年三月末把植株挖起上盆,盆土是熟牛粪干、菜园土 和山泥,按三:三:四配制。上盆好的南天竹盆景;放置地方应选择半阴、凉爽、湿润的环境中去养护。在强烈的太阳光下,或终日不见日光下,长势衰弱,而且结果很少。南天竹开花时间在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此时,长江流域一带进入梅雨季节,往往不会受粉结籽,为了创造授粉条件,在长期下雨时,可把盆景暂放置在屋檐下。入冬前应搬进室内越冬养护,防止树叶脱落。

盆景制作
南天竹盆景

制作南天竹盆景,可通过播种、扦插、分株获得苗木。也可以到溪边掘起老桩,经过2-3年养坯,就可以上细盆观赏。因南天竹茎干不易蟠扎,加工造型以拼栽和修剪为主。这种盆景以多干式或丛林式为佳。造型时要有蔬有密、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比较粗大的植株也可以单株成景。南天竹栽种多在春季萌芽期进行,它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在生长先期控水控肥,可以控制干茎高度。在发芽 前或生长期短截强剪,可以促发侧芽。在木质化以前拉扎,可以改变干形和方向。南天竹盆景用盆,宜用中深或浅盆,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主,因为是观绿叶和红果,盆的颜色应当协调。根据南天竹盆景秀丽、洒脱、挺拔的特点,可以在盆中点缀山石、营造小溪、摆放饰物,也可以与其他植物配栽,以表现更好的主题。

盆景分类
南天竹盆景,归纳起来可分为独本式、桩头式、露根式、象形式、过桥式、配石式、拼盘式等。
制作方法
独本式:一株多枝为独本式,要求干(枝)直立或基本直立,选择根颈部萌发的三至四枝作为造景枝。其中一枝为立枝,要求高大,另几枝椭圆盆中,株前要留一定的空面,给人宽畅之感。此种南天竹盆景似旷野树木,巍然挺立,高耸人云。
桩头式:选枯朽疙瘩根颈并萌发几枝新枝的植株,取其中一、二枝作中心主枝,其余做宾枝,宾枝姿态有直、有着。此种盆景绿枝翠叶,如枯木逢春,蓬勃奋发。
象形式:象形式南天竹盆景关键在材料选择,一般找象动物之类的根、干,经过修剪造型,制作成似鹿、猴、狗等象形盆景。
配石式:南天竹挺直。如中下部没有小枝(俗称脱脚),显得空虚,不丰满,可在背面右侧配一山石,弥补其缺陷之态,这种南天竹盆景依山靠石,相映成趣。
盆景整姿
早在明清时期,南天竹就被列为古典庭园的造园植物,后又引檀于盆景,深受盆景界的酷爱。但是,这种常绿直立灌木,干高分枝少,春季长势极猛,外形难以控制,给盆景造型带来很大的不利。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三条整姿措施,供盆景爱好者参考。
一、短截。冬末春初,将采掘来的坯桩,按设计要求,选取高度适中的潜伏芽点,进行短截。第一年任其生长,第二年同期可剪去上年生的大部分枝梢,仅留最低处的一至二个枝条,以便新芽从枝腋处萌出。以后每年照此效法,避免主干逐年增高。这种做法对天竹结果也有益处。
二、针刺。春季萌芽期,待新芽长至二厘米长时,用针刺穿芽茎部,新芽每长一厘米,针刺一次。随着芽径的变粗,针刺次数增至二到四次。这样,可阻止新芽生长,促使干身或顶部再次萌芽。连续循环使用此法,新芽不断萌发,便可解决干少分枝的问题,缩短枝条长度,达到造型和控形要求。直至六月天竹开花前停止。这期间对丛生的天竹小苗要及时去除。
三、养护。为了确保整姿措施有效,天竹的养护管理必须得法。春季,天竹萌发需足够的光照和湿润的环境,因此不必遮荫;至七月后,需放置在凉爽庇荫之处,立秋后复出;入冬移入室内,盆土稍偏干,以便越冬。在施肥方面,从二月起,每月一至二次,至七月停止;饼肥和骨粉肥轮换使用,不可太多太浓。五月底可喷磷酸二氢钾一次。 上述方法的实施,需全盘考虑。此法实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域。
相关新闻
早在明清时期,南天竹就被列为古典庭园的造园植物,后又引檀于盆景,深受盆景界的酷爱。但是,这种常绿直立灌木,干高分枝少,春季长势极猛,外形难以控制,给盆景造型带来很大的不利。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三条整姿措施,供盆景爱好者参考。
一、短截。冬末春初,将采掘来的坯桩,按设计要求,选取高度适中的潜伏芽点,进行短截。第一年任其生长,第二年同期可剪去上年生的大部分枝梢,仅留最低处的一至二个枝条,以便新芽从枝腋处萌出。以后每年照此效法,避免主干逐年增高。这种做法对天竹结果也有益处。
二、针刺。春季萌芽期,待新芽长至二厘米长时,用针刺穿芽茎部,新芽每长一厘米,针刺一次。随着芽径的变粗,针刺次数增至二到四次。这样,可阻止新芽生长,促使干身或顶部再次萌芽。连续循环使用此法,新芽不断萌发,便可解决干少分枝的问题,缩短枝条长度,达到造型和控形要求。直至六月天竹开花前停止。这期间对丛生的天竹小苗要及时去除。
三、养护。为了确保整姿措施有效,天竹的养护管理必须得法。春季,天竹萌发需足够的光照和湿润的环境,因此不必遮荫;至七月后,需放置在凉爽庇荫之处,立秋后复出;入冬移入室内,盆土稍偏干,以便越冬。在施肥方面,从二月起,每月一至二次,至七月停止;饼肥和骨粉肥轮换使用,不可太多太浓。五月底可喷磷酸二氢钾一次。上述方法的实施,需全盘考虑。此法实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域。
免责声明
意见反馈
©2021 baike.com
(0)

相关推荐

  • 五针松盆景宜摘秋芽

    作者:周月泉   人们常说创作盆景作品"贵在发现.精在技艺.重在养护',一件成熟的盆景作品从发现素材到因材施艺以及最后的精心养护,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在日常养护与管理中,摘芽是五针松盆景保型的 ...

  • 图解树木盆景制作造型原则(二)

    图解树木盆景制作造型原则(二) 盆景的创作过程,是通过人的主观思维,根据客观存在进行高度概括,去粗取精,留形传神的一系列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通过艺术形式,把作者的情感.气质.心境.审美等注入艺术形象之 ...

  • 树木盆景不应忽视树种个性的彰显

    作者:黄建明 树木盆景的美,是它所采用的树种在自然原生态状况下所形成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艺术化的再现.自然界的树木花草千姿百态,千奇百怪,不同的种类及不同的生存环境造就出它们各具个性特征的姿态:乔.灌 ...

  • 树木盆景创作中的非主体现象(一)

    作者:徐志苗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会发生非主体现象,所谓非主体现象,指的是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实际效果对原创作构思的不自觉偏离.艺术创作强调意在笔先,在创作前的构思至关重要.但是尽管艺术家预先苦心经营,在具体 ...

  • 树木盆景的土石造型法

    作者:冯连生 在树石盆景中,树固然是第一位的,然而有树无土,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树与土是鱼与水的关系. 大自然中的树大多是依石而生,因石而"活",因此 ...

  • 树木盆景创作中的非主体现象(二)

    作者:徐志苗 4.意境的特定性和生命活动的规律性造成作品的自然贪偏离盆景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创告意境.意境是作品的灵魂,意境美是审美鉴赏的中心. 意境是盆艺者的感情.认识.意象等主观因素与客观自然的和谐统 ...

  • 对开发树木盆景功能的几点想法

    作者:谢长青 盆景艺术是一门甜美的艺术.创作树木盆景既可强健体魄,又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欣赏盆景不仅能愉悦身心,还能返璞归真,净化心灵.当然,盆景在美化环境方面的功能也不可小觑.树木盆景除以上功能外 ...

  • 这样养黑松盆景,可以使盆景树木的叶片变小哦!

    玩黑松,造盆景 提及黑松,懂盆景的人都知道它是最受盆景爱好者欢迎的盆景素材之一啦. 额,台友们要知道黑松在我国南北方地区均有栽培,树桩资源还挺丰富的. 但是这家伙生长的太慢,好桩材大多都是从山地挖取的 ...

  • 关于树木盆景拿弯的几种操作手法与注意事项,简单易学,抓紧收藏

    关于树木盆景拿弯的几种操作手法与注意事项,简单易学,抓紧收藏 盆景最重要的就是造型上的设计.树木类的盆景欣赏价值极高,并且设计方法多种多样.在造型设计时某些部分的枝条要进行弯曲,要使它们看起来富有空间 ...

  • 树木盆景创作探索(四)

    作者:刘传刚 一般来说三株树木之间的粗细高矮不宜过分悬殊,不然三树的构成就不像树林之间的关系,近之间的感觉.而成为树木远三树组织时,不要将主树栽植在盆的正面和侧面的正中位置,也不要栽植在盆的边缘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