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场面试,3个offer,找“面霸”朋友取经,接到面试邀约后他做了这些

磊哥是我们朋友圈子里公认的“面霸”,具体体现在:

在一家公司不会超过3年,因为他有句名言“升职加薪靠跳槽”;

每次跳槽都能拿到好几个不错的offer,然后优中选优。

上个月,他离开待了一年多的老东家,又一次加入了求职大军当中。一开始我们还在群里调侃:“面霸哥”估计这次不灵了,中年危机遇上最难求职季。

结果,人家不声不响地,又拿到了3个可供挑选的offer。别人都在起哄要他请吃饭庆祝一下,我则单独找他聊了聊面试秘诀。

调侃归调侃,磊哥的真正实力我们都还是清楚的,不过我更坚信:面试技巧肯定也是他个人的竞争力之一。

果不其然,这次他特意跟我分享了一个被很多人忽视、但其实特别有效的技巧,那就是在接到确切的面试邀约后应如何利用好这一段时间准备

01

不打无把握之仗,让公司和岗位变得

更“透明”

接到面试邀约电话最重要的事是什么?磊哥这道送分题我竟然没答对……

答案竟然是!弄清楚哪家公司、什么岗位!

害!

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这是我们做面试前准备的基础。具体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针对公司和岗位的研究,我们又需要重点做2件事:

1、认真研读岗位描述

招聘网站或APP上关于岗位的描述,可能是作为候选人唯一能够了解到的一手信息,于是逐字认真研读成了不二之选。从岗位描述中我们需要弄清楚2点:

第一,公司对这个岗位的定位是什么。

这需要结合职责和要求来看,一般来说,越是写在靠前的职责,越是重要

另外,在岗位重点要求里能匹配出来的职责,基本也是很重要的。通过这两点,基本就可以确定公司对这个岗位的定位。

比如,如果一个人力资源经理的岗位,职责里有“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要求里又有“必须熟悉劳动合同法”,那基本可以判断这个岗位是“一把刀”的定位,要我选肯定不去。

但如果要去,就得琢磨这样的定位需要一个什么特质的人、哪些经历会比较匹配。

第二,哪些经验、技能会是加分项。

有很多岗位描述也写得很敷衍,除了已经明确了的加分项之外,我们最好还是通过岗位职责自己理一理还有哪些经验、技能会是加分项。

2、了解企业官方基本信息,初步判断企业发展阶段和用人偏好

一般来说,企业发展阶段不同,各职能和岗位工作重心也不同。

以运营为例,产品启动阶段,跟推广的配合、拉新活动会是重点;

产品发展阶段,拉新和留存会同时是重点;

产品发展到成熟阶段,运营的标准化、体系化会是重点。

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也就决定了企业更看重候选人哪些方面的具体经验。

企业的发展阶段,我们一般可以从它的发展历程和最近主要的商业动作初步断定。

如果能找到创始人和高管的一些公开访谈、讲话,找出来看一遍很有必要。

一段超过30分钟的公开视频,绝对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这家公司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并大致推断企业的用人喜好,也能初步判断自己对该公司该岗位是否感兴趣。

02

对照个人简历重新梳理履历,列出可能

契合的点

一个有好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接触过的工作和负责过的项目都会有很多,这反而不利于我们面试的发挥。

因为对大多数工作来说,只要我们每件事、每个项目都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了,基本上3到6个月就能从入门到熟练。

而大多数岗位招聘所需要的人,也就是需要熟练的水平即可。

问题在于,我们不可能把自己所有的经历、项目都体现在简历上或者体现在面试中,哪怕每件事你真的都做得很好。

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在收到面试邀约后重点研究招聘信息的原因,只有面对一个特定岗位、以及这个岗位特定的定位和职责时,我们职业经历的侧重点才会清晰、聚焦。

找到我们跟这个岗位最主要职责和要求契合的点、跟加分项契合的点,包括工作经验、项目经验、学习培训、知识技能、业余参加的一些活动等,在一张纸上全部列出来。

03

对契合的点重新梳理挖掘,为面试做准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经过前面2步,我们研究了即将面试岗位的基本情况,也根据岗位要求列出了自己匹配的点。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这些点进行深入梳理和挖掘:

1、密切相关的工作经验中有哪些具体成就和项目经验

所谓的工作经验,说白了就是具体做过什么事,这些事的结果如何,通过这个事个人得到了什么经验和教训。

因此,提前准备与面试岗位主要职责和要求相关的具体案例和项目是必要的,缺少了这一步,几乎可以断定这场面试的成功率不会高。

2、回忆职业生涯里有没有跟面试公司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经历

如果有,回忆当时这一段经历中,你所在的部门主要做了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再以现在的能力和眼光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部门所做的这些工作有什么经验、教训。

因为同一个发展阶段,不同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会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可能会是面试官提问的点。

即使面试官不问,你在面试中主动提及,也很可能就是他们的痛点,你能提供一些个人见解和解决方案,可能仅凭这一点,就能让面试官做出录用的决策。

3、根据对公司文化价值观及用人偏好的推断确定面试沟通风格

大多数面试官是如何判断一个候选人是否符合企业价值观的呢?看看这个人一眼看上去像不像自己公司的人。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沟通风格上,比如有些公司很务实,上上下下,感觉都土土的,崇尚说人话。

结果你面试的时候为了表现自己专业,讲了一堆高大上的概念和名词,还在那儿端着,面试官可能就会觉得你不接地气不务实。

当然这个判断需要随时根据咱们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调整,以免最初的判断失误。

最后,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收到面试邀约后,一个“面霸”会如何准备面试:

首先研读岗位描述,并确定这个岗位的定位及加分项,顺便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初步推断其用人偏好;

然后分别列出自己与这个岗位契合的点;

最后通过对这些点的梳理、挖掘,准备好相应的项目和案例。

如果真能做到这些,借以实力的支撑,5场面试,3个offer,甚至5个offer,也是可能的。

(注:本文图片来自电视剧《重版出来》)

Miss略知一二

职场·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