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中“口”形结构的变化

楷书中“口”形结构的变化,主要在“口”的左上角与右下角两个部位。

一、左上角。分为“连死”与“开口”两种情况。

1.“连死”,即两横两竖一丝不苟的连死。

2. “开口”,也叫“透气”。以此调节字的“死”与“活”。写大字时,笔画较粗,黑多白少,这时要尽量避免“透气”,以免因此改变字形。

3. 空口的左竖,也要适当向下拉长,“管住”下横。

二、右下角。看口形结构的右下角,又有两种情况:空口与满口。

1. 空口。口内没有任何笔画的口字是空口。其右下角应为“横托竖”。

2. 满口。口内有任何笔画都叫满口,其右下角应为“竖包横”。

以上是在“口形”结构独立存在或出现在字的下部、其下再无其它结构时的规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