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全鉴》辞过

(0)

相关推荐

  • 《淮南子》卷9主术训诗解13清静俭约政和民安

    题文诗: 君人之道,处静修身,下则不扰;俭约率下, 民则不怨;下扰政乱,民怨德薄;其政乱则, 贤不为谋,德薄勇者,不为其死.故人主好, 鸷鸟猛兽,珍怪奇物,狡躁康荒,不爱民力, 驰骋田猎,出入不时;百 ...

  •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论语》之“禹吾无间然矣”

    [原文]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译:夫子说:"大禹啊,我对他真没有什么挑剔 ...

  • 第七篇《邵公谏厉王弥谤》泛读文章

    出自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按国别编排的国别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 秦国作恶史(三)

    破坏中华文明的元凶首恶 中国,这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因为它意味着中华文明,意味着"礼仪之邦",意味着天朝大国. 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儒道思想,它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是 ...

  • 秦始皇是怎么把大秦江山给作没的?

    从公元前 230 年之前 221 年,秦国先后吞并六国,最终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 对外,秦朝西抚诸夷,东占辽东,南平百越,北御匈奴为中国疆域奠定最初的基础.对内, ...

  • 《墨子全鉴》亲士

    亲士--用贤亲士,才能成就霸业,治理好国家 [原文] 入国①而不存其士②,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 ...

  • 《墨子全鉴》修身

    修身--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君子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 [原文] 君子战虽有陈①,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②: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 ...

  • 《墨子全鉴》所染

    所染--影响的好坏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国家的兴亡 [原文]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①.舜染于 ...

  • 《墨子全鉴》法仪

    法仪--天下人做所有的事情都有必须遵循的法则 [原文]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 ...

  • 《墨子全鉴》七患

    七患--仓之备粟.库之备兵.城之备全.心之备虑乃国之必"备" [原文]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①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②,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 ...

  • 《墨子全鉴》三辩

    三辩--追求音乐越繁复,治理天下的功绩就越少 [原文] 程繁问于子墨子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①,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 ...

  • 《墨子全鉴》尚贤(上)

    尚贤(上)--尚贤乃为政之本,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 ...

  • 《墨子全鉴》尚贤(中)

    尚贤(中)--明小物而不明大物,社稷长存需尚贤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①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②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 ...

  • 《墨子全鉴》尚贤(下)

    尚贤(下)--崇尚贤能是百姓的利益所在,也是政务的根本 [原文]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王公大人皆欲其国家之富也,人民之众也,刑法之治也.然而不识以尚贤为政其国家百姓,王公大人本失尚贤为政之本也.若苟王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