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张仲景怎为救治伤寒成医圣


《医圣张仲景先师造像》(蒋兆和画)  (图源网络)

张仲景怎为救治伤寒成医圣
       从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到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的五十年间,东汉全国发生了多次大瘟疫流行。尤其是建安元年(196)以后,几乎年年发生疫病。瘟疫爆发之处,家家都有僵尸,室室有人哭泣,有的一门皆灭,有的全族而亡。正是在这样一个苦难时代,原本走读书入仕途径的张仲景毅然投入到了征服疫病、济世救人的医学事业中去,并做出巨大贡献,成为一代“医圣”。
       张仲景,名机,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他青年时曾经被郡县举作孝廉,相传还做过湖南长沙太守。他自幼喜爱医学,并拜过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然而,他最后选择医学为终身职业,并且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终究达到有成,主要原因还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做人理想与道德情操。
       张仲景生活的时代,正是东汉王朝最腐朽最黑暗的时期,当时,宦官外戚交替掌权于上,豪强地主专横肆虐于下,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特别是汉献帝即位前后,连年的军阀混战。更是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社会的动荡和战乱的频仍,不仅使得人民直接死于军阀的刀剑之下和流亡逃荒途中,同时也必然地带来严重的瘟疫流行,使得千千万万的人惨死于疫病的折磨之下。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时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
        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叙》中回忆了当时自己家族遭遇的惨剧:“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张仲景对自己从医的过程,在他的《伤寒论·自叙》中说得十分请楚:“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伤寒杂病论》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组成。前者共十卷、二十二篇,专一地论述包括急性传染病在内的外感热病,把它们归纳成"三阳“、“三阴"等六种不同的证候,然后根据不问的证候再给以不同的处方,所谓“各有主方,随证加减”。书中同时还载有辨证论治的八种法则,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所谓“八纲”,以进一步诊断病症的实况;并且确立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治疗方法。这些便构成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一整套理论基础。《金匮要略》共六卷、二十五篇,包括内、外、妇、皮肤等科的四十多种杂病,计二百六十二方,是为中医学最早的各科杂病方书。
       《伤寒杂病论》创下了三个世界第一。一是人工呼吸。《金匮要略·杂疗方》一节里,记载有人工呼吸急救法的应用,系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载。二是药物灌肠。《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张仲景曾为一个因高热而严重便秘的病人用蜂蜜做成的“药锭”通便的事例,这是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即药物灌肠。三是胆道蛔虫治疗。《伤寒杂病论》中描述了胆道蛔虫病的症状及其治疗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胆道蛔虫病的文献。其中的治疗方药乌梅丸,迄今仍是一种有效的方剂。
清光绪己丑年新刊:《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浅注》二册四卷(局部)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还总结了神秘的“七日节律”,即外感风寒即使不治疗,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七天就可以自行痊愈。如果七天不好,病程就会延至七的信数,如十四天或二十一天。现代科学证实,人体确实存在着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今日之疫病隔离时间节律莫非以此而来?)张仲景早在1800多年前就从医学角度提出这个规律和现象并记载下来,这不得不说是一项杰出的成就。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随着时间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
       后该书流传海外,亦颇受国外医学界推崇,成为研读的重要典籍。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记逾千家。邻国日本自康平年间(相当于我国宋朝)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也有近二百家。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目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综观张仲景一生,他由自己家族在瘟疫中的蒙难,萌发了要救世济人的初心,掘弃仕宦名利之途,勤奋行医治病,足迹遍布于当时京畿一带,运用前人留下的“经方”,治愈了难以计数的病人。同时,张仲景勤苦学习,刻意追求,集古代医书、众方之大成,有“经方大师”之称。更可贵的是,张仲景著述甚丰,先后撰有《伤寒杂病论》、《辨伤寒》、《评病要方》、《疗妇人方》、《五脏论》、《口齿论》等一大批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典籍。张仲景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一代医学大家流芳千古。
(0)

相关推荐

  • 在历史数据库里检索战“疫”之方

    图片源自网络 自人类诞生以来,疫病就成了人类的影子,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会有疾病.医学进步.社会发展的同时,疫病也在不断进化,变着花样偷袭人类的尝试日渐频繁. 鉴古而知今,从历史沙海中筛出来的<中 ...

  • 医何为圣?张仲景的伟大之处,超乎我们想象

    图/蒋兆和画张仲景像.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南阳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首发/文化影响力 作者/李青友 大家好 ...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世界上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医学著作,是当时世界是医学水平最高的医学专著.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的<医典>,比它要晚70O多年.该书的作者张仲景,名机,是汉代的名医 ...

  • 言之有物之方书之祖

    引言 这一期跟诸位看客来聊聊医圣之作:"方书之祖"---<伤寒论>.这就要从东汉说起,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 ...

  • 医圣张仲景祛湿气千古经方!六味药,从根上断绝湿气

    张仲景出生在南阳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由于家里面有大量的藏书,所以熏染了张仲景爱读书,尤其更喜欢一些医学古典的书,他读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时,觉得很神奇,励志要成为治病救人的人.张仲景不喜欢为官,他以 ...

  • 医圣张仲景与“方书之祖”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中医第一部临床治疗学巨著,被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 ...

  • 医圣张仲景面对来势凶猛之伤寒大疫,必然要...

    医圣张仲景面对来势凶猛之伤寒大疫,必然要求立方贵精贵狠,所谓"乱世用重典,重剂起沉疴",方能挽狂澜于倾倒.扶临危于即倒,也只有量大.药简,方能力专效宏,才最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 ...

  • 太阳中风与伤寒的机理|实修实证解伤寒《医圣心印》连载3

    前言:中医在千年来的传承下,已经走过了很多人的经验体悟,花开万家,前人经验对于我们现在学中医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希望开启一个新的栏目"中医大观园",与朋友们,一起博采众长,体悟自己的 ...

  • 《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的妙处|实修实证解伤寒《医圣心印》连载9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 ...

  • 医圣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开创中医“辨证施治”的新时代

    东汉末年,中医学界出现了著名的"汉末三神医",华佗.张机.董奉.这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尤以张仲景为代表,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发扬光大了.

  • 你认真读过吗: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附伤寒思维)

    论曰: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

  •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附伤寒思维)

    论曰: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

  •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附伤寒思维)

     论曰: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 ...

  • 医圣张仲景立医极 著《伤寒》功泽千秋

    在南阳医圣祠的长廊上镶嵌着自伏羲以来117位历代名医的石刻画像,据说这也是我国目前最大容量的名医画像宝库. 这些人,当他们活着的时候个个都名震天下,活人无数,是不同历史时期生命和健康的最智慧的守护者. ...

  • 医圣张仲景经典名方《金匮要略》缓解早泄,你知道吗?

    男人早泄出现了性功能问题,大多数是肾气虚,固涩力太差,引起见色倒戈,望门而泻的情况.而这种补肾气增加固涩力首选肾气丸.肾气丸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此方剂具有填精益髓,温补肾阳补益肾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