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材零加成 按病种付费 DRGs=看病不贵??

2019年对医改的深化进程强势推进,高度集约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手段强势推动着耗材零加成、按病种付费和DRGs付费高速前进,然而,问题来了:此番改革,真能有效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么?

文 | 周嫘

2019年对医改的深化进程强势推进,高度集约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手段强势推动着耗材零加成、按病种付费和DRGs付费高速前进,然而,问题来了:此番改革,真能有效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么?

1

再剥耗材零加成,能否困住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继药品零加成推进后,耗材零加成终于来了,在“看病贵”中最诟病的两大因素看来是要被全面取缔了,由此,将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费改出现弥补加成亏损?医事服务费改革之后,以医疗服务的稀缺、技术附加、不可或缺这三大要素驱动,以“医事服务费”为代表的其他各种费用出现将成为大概率事件,从而将可能形成更大的信息不对称壁垒,离开商品对标进行服务定价往往以技术或专业资源占有等要素来考量,从而进行“各种费用”的定价,而这种定价的最大问题就主观程度高或信息壁垒高,失去简单易得的商品价格作为基础对标,这类难以评价而无法避免价格高企各类费用将在落地执行后进一步推高医疗费用,而管理难度却随之加大。

以“医事服务费 ”的落地为例,在实际执行中患者往往感受到的是直接提高了门诊号费,但未必能得到相应的医师服务。第一次就诊挂号和以后的复诊开药,均将发生医事服务费 ,服务在哪?尤其是复诊开药时,往往连大夫都没见着,医事服务费 就发生在交费项目里,患者连置疑的能力都没有。最终达成的平衡往往是:唉,反正医保付了大头,我们付的还是小头。

那么,假设可能出现的其他费用,以医疗服务的稀缺、技术附加、不可或缺,或“有效提高医生的待遇”等等为理由,就手术、抢救等医疗技术服务设立“手术技术费”“手术室使用费”或“急诊应急响应费”等等,或最近刷爆朋友圈的中国人在美就医被收取的高达1万多刀的“创伤激活费”Trauma Activation Fee,如果这些费用的出现,其费用的合理性如何考量?定价权中的价格博弈之争中谁能占主导地位呢?医疗服务具有高度垄断和信息不对等的特性,以控制费用过快增长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思路是对的,但该如何规避“以控费名义”的改革措施的执行时掉进信息不对称的坑里?如何避免新出的政策或管理措施实际上是推高了医疗费用的客观现实呢?

在讨论医疗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显然需要掌握的原则是不断强化学术共识,推进流程公开和透明,用专业评价专业,用专业来制衡专业,从而再把流程中的项目进行具象标化,能落实到商品的落实到商品,不能落实到商品的落实到操作人的资质,具体时间,以此形成管理机制,而在管理过程中,专注的是过程与程序的合规性,从过程与程序的非正常性查找原因,而非只关注单一结果。医疗服务管理过程中,只关注结果管理的话,而忽略共识及过程的话,就结果好坏入手的话很难进入过程监控管理,容易形成的是你要什么结果我给你什么结果,过程是什么那就是我说了算,最终导致结果越来越糟糕,而管理者反而束手无策。

2

按病种付费,是有效控费还是快速提费?

以控费为名义而推出的按病种付费在落地过程中演化出来的效果却和初衷大相径庭,以K35.90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为例(行阑尾切除术,传统术式),按病种付费价为7915元,而基层县级医院,阑尾炎的费用往往不及按病种付费的50%,3100元左右。文件中又同时要求:”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实际发生住院费用为病种收费标准80%(含80%)以下时为费用异常,医保经办机构以实际发生医疗费用按规定支付比例结算;实际生住院费用为收费标准80%以上至100%时,医保经办机构以病种收费标准按规定支付比例结算。

于是,医院出现两种选择:1、如何让自己医院凑齐项目或增购设备以便产出项目,从而推动让本院阑尾炎费用向病种付费靠齐?2、保持低费用,但如何与医保经办机构讨论如何按比例结算结余费用。

不管是何种选择,病种和病种费用定价之间离开路径谈费用显得苍白无力,始于标准诊断,基于达成共识的临床指南形成路径,基于路径规范诊疗项目及流程,从而输出费用。路径的落地过程是临床一线不断的与行政管理达成共识的过程,而一刀切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形式往往在牺牲掉医疗合规规范的同时,只是片面的费用标准化而已,而这个过程的结果必然是如何凑齐项目,向更高的费用靠齐。

而火遍地球的DRGs的热点讨论,在上篇反问:2021年全面DRG付费,还有多少路要走?就没少说,这就不再赘述。

以“看病难,看病贵”为始拉开的新医改序幕,回过头来看,我们离“看病不难,看病不贵”的未来还有多远?有机会再来聊聊,现行的分级诊疗和医共体,真的能有效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我们一心学习的先进美国医疗体系,此时正被越来越高的医疗费用困得寸步难行,医疗服务作为一个高度封闭的服务体系,如果不能建立一套机制有效保障“医疗自诊断到诊疗流程不断透明、不断优化”的话,只从结果或费用角度来进行行政管控的话,其结果也必然会出现在谈判过程中行政权力向学术(专业)权力妥协,以专业价值的理由推高费用,而这个结果还是以管理的名义,或降低医疗费用的名义出台的。同时,行政管理者还必须想好措辞,为不断被推高的医疗费用找到合理解释或掩释最终费用反而越来越高的客观事实。

因为,事实上就是看病越来越贵嘛,老百姓的自付比例看上去在降低,但付出的钱数可是比医疗费全自付时高得多,远远高出了GDP的涨幅,更有意思的是,医保还付了大头!SO:自付比例的降低又怎么能够成为衡量看病“不贵”的一个指标呢?

(0)

相关推荐

  • 医院管理之病种成本怎么算?

    以病种成本为基础进行服务定价最为合理,但准确核算病种成本难度相当大.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不断探索,突破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基于病种组"临床特征相似性"和&quo ...

  • DIP下,为什么说医院要学会“抓重点”?

    自DRG引入"产品"的思维去看待"医疗服务"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医疗服务也是可以被打包成"套餐"产品的.DIP&DRG双向试点下,当医 ...

  • 临床路径是“鸡肋”?还可以用来“DRG控费”!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一个永恒的主题,按项目付费与DRG收付费两种不同支付方式下,对于医疗质量安全的引导是完全不同的.举个例子:一个胃癌的病人,在按项目付费方式的阶段,如果术后出现吻合瘘.切口感染等一系列 ...

  • DRGs付费模式下,医院如何持续创收引言

    公立医院改革目前已进入深水区,DRGs付费的逐步推广和应用,让医院只有将医疗成本控制在医保预付额度以下才会获得利润. 这一转变让"成本控制"成为公立医院发展不得不面对的必修课.本文 ...

  • DIP与DRG:相同与差异

    最新最热的医药健康新闻政策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应亚珍 DRG和DIP,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今热议焦点.到底两者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本文对DRG和DIP两种支付方式进行 ...

  • “DRG+DIP”医保支付方管理更“简单”、医院管理更“复杂”

    现在有了"预付+病种"作为管理工具,医院管理部门可以进行更细化的管理,其模式也从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更加"复杂"了. 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 ...

  • DRG评价和DRG付费中的“相对权重(RW)”有何不同?

     丨校对:艾草 排版:suktang 当医院在面对DRG的时候,医院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相对权重",无论是评价也好,付费也好,中间始终存在着"相对权重"的影 ...

  • 药品耗材零加成、部分耗材停用、控费加剧、何以养医?

    停用医疗耗材,意味着什么? ▼网上流传的贵州某医院停用耗材的通知. 此次医疗耗材风波,起源于贵州的两家三甲医院下发通知,为控制费用增长采取的措施是直接停用部分高值.自费的药品,在高值耗材的使用上.此事 ...

  • 来喽,来喽,耗材零加成下周执行!

     专栏作者/Xy2.5 我不生产故事,我只是用心分享的践行者. "自今年7月31日,国务院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表示,在2019年底前实现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qu ...

  • 东华软件押宝的按病种分组付费DRGs,这两年发展得究竟如何?

    最近,为加速推进全国医改步伐,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都要选取一定数量的病种实施按病种收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2017年年底前 ...

  • 一文告诉你:单病种付费与DRGs付费有什么区别?

    当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核心就是把原来按项目付费变成打包付费,比如按病种打包.按DRG(病组)打包.按床日打包等.把支付单元从项目扩大到类似于包干制的做法,让医院.医生自我调节行为.  本文以目前的两种 ...

  • 秒懂:单病种付费与DRGs付费优、缺点(下)

    当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核心就是把原来按项目付费变成打包付费,比如按病种打包.按DRG(病组)打包.按床日打包等.把支付单元从项目扩大到类似于包干制的做法,让医院.医生自我调节行为. 上篇我们讲到了二者 ...

  • 成本太高!​医保单病种付费,民营医疗如何盈利?

    医保单病种付费.医院成本不停的涨.利润空间小.生存困难.民营医疗如何盈利?这不仅仅困扰着民营医院,同时也困扰着公立医院. 作者:戴维老师 单病种付费也称为按病种付费,是以病种为单位包干支付医疗费用的最 ...

  • 药品“零加成”九月底要在所有公立医院推行,还有哪些问题待解?

    2017年可以说是医改的"大年",从年初到现在各主管部门及地方陆陆续续发布了近百条政策,涉及医药.医疗服务等方方面面,医改全面进入深水区. 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面,顶层设计要求&q ...

  • 省钱了!按病种付费帮你提前预估治疗花费

    Haalthy导读 今年6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文,确定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30个城市开始试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简称"DRG付费". 过去我们支付给医 ...

  • 医保按病种付费要来了

    日前,国家医疗保障局在武汉召开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支付改革工作会,哈尔滨市被确立为首批具备模拟运行条件的30个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之一. 什么是DRG?有啥好处? 通俗讲,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