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中山六院和华西医院的肿瘤科研成果同时登陆《自然-通讯》
相关推荐
-
科研│NAT GENET(IF:27.603):细胞谱系依赖性基因表达程序对结直肠癌中免疫景观的影响
编译:思越,编辑:景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仅对具有高微卫星不稳定性的错配修复缺陷肿瘤有效,并表现出免疫浸润,这表明肿瘤细胞可以决定其免疫微环境.为了理解 ...
-
【综述】细胞外囊泡与抗肿瘤药物耐药之间的关系
包括外泌体.微囊泡.oncosomes和微粒的细胞外囊泡(EV)与传播抗肿瘤药物的抗性有关.体外.临床前体内和患者数据将EV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卵巢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 ...
-
科普 | 两篇Cell重磅!我国等科学家发现:这个坏菌,竟然使肿瘤细胞免死
需要本文参考文献可以联系江舜尧,文末有联系方式. 图片来自杂志<cell>,2017 上海交通大学和密歇根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细菌与结直肠癌的复发和不良预后有关.他们发现肠道中的核粒 ...
-
【综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癌外泌体中的非编码RNA的功能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结果不理想.非编码RNA可以选择性地包装到外泌体中,并从供体传递到受体细胞,从而调节受体细胞的行为.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彭勇.王自强课题组的研究团队在Cancer L ...
-
CAR-T疗法新搭档——PAK4抑制剂
恶性肿瘤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微环境中有着杂乱无章的血管,这有助于肿瘤逃避免疫应答并诱导肿瘤对免疫疗法的抵抗力.研究已发现这种血管异常可能是由肿瘤内皮细胞中的促血管生成途径的激活和基因重编程引起的. 在 ...
-
中医药“扶正治癌”有新证据
(特约记者王姿英)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研究所季光教授科研团队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黄诚教授等合作,研究证实了益气健脾中药白术主要成分白术内酯I能够有效促进肿瘤细胞的抗原呈递,从而 ...
-
和记黄埔医药医药「呋喹替尼」获批上市:国产创新药license out典范
9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呋喹替尼胶囊(爱优特)上市.呋喹替尼胶囊为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获准上市. 呋喹替尼胶囊单药适用于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类.奥沙 ...
-
【JEV】张冬梅/叶文才教授、曹义海院士合作:血管周围细胞EV在停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后刺激结直肠癌血运重建
近日,暨南大学药学院张冬梅教授.叶文才教授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终身教授曹义海院士合作在J Extracell Vesicles杂志上发表文章,报道了血管周围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可促进停用抗血管生成药 ...
-
东南大学:工程化的外泌体通过共递送miRNA抑制剂和化疗药物,逆转结肠癌的耐药性
5-氟尿嘧啶(5-FU)是结直肠癌患者的常规治疗药物,但5-FU的耐药性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来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肖忠党.陈宝安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Nanobiote ...
-
如何读懂肠癌的免疫组化报告?
每一份肠癌术后的病理报告,都会有像上面的图中所示的那样,有一些免疫组化的指标.这些免疫组化对于判断病变组织的起源,恶性的程度,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法等等是有指导意义的.我也常常接受病友的咨询,询问免疫组化 ...
-
PD-1新帮手——PAK4抑制剂
PD-1抗体等免疫疗法的成功显著改变了癌症治疗的现状,这种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的新疗法使得患侵袭性癌症的患者有机会活得更久.更健康,不过,遗憾的是,目前癌症免疫疗法只对一小部分患者有效. 图片 ...
-
天津医科大学:外泌体miR-208b促进Treg细胞的扩增以及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的耐药
结直肠癌治疗中出现的奥沙利铂耐药性是一个难点,靶向调节性T细胞(Tregs)是提高化学治疗敏感性的有效方法,同时外泌体传递的miRNA也是化疗敏感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近日,来自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