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兼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第118条
相关推荐
-
千古名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太阳表证,治疗应用发汗的方法.用火烤.火熏.火针等治疗,使邪不得外出,而且伤害人体津液,因此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牡汤,虚烦恰因心阳伤: 心悸心烦与汗出,温补安神效显彰. 组成:桂枝.炙甘草.龙骨.牡蛎.功效:补益心阳,潜镇安神.主治:心阳虚烦躁证.症见心悸,烦躁不宁,怵,惕不寐,多汗,舌淡,苔薄,脉虚 ...
-
《伤寒论》113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第三十九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太阳一百零五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一两(15克)甘草二两(30克)龙骨二两(30克)牡蛎三两(45克) 上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原文: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
-
《伤寒论》笔记54|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
一三二.火逆,烧针汗之,因烦躁者,"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不应火逆,不应烧针,本应药汗,现在伤到津液了,病人烦躁. 桂枝甘草汤用于心下动悸,六九条辨:"发汗过多,其 ...
-
《伤寒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原文]<伤寒论>:火逆下之,因烧针烦燥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一两15g(去皮)甘草二两30g(炙)牡蛎二两30g(熬)龙骨二两30g(熬),以水五升(1000毫升),煮取二升半 ...
-
伤寒论条文“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注解
伤寒论条文"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注解 这个条文倪海厦的资料中显示为"火逆,烧针汗之,因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搜遍所有古籍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小柴胡汤证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 口不欲食,大便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干姜附子汤证之第6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3.干姜附子汤证 少阴太阴合证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1.纲领证 3.栀子豉汤证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