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艺花蹊】 诗的密度(下)

(0)

相关推荐

  • 杜甫晚年的一首诗,描述了自己的人生境遇,最后10字令人感慨万千

    李白和杜甫好像一个事物的两面,有光明的一面,有暗淡的一面.李白浪漫,代表了大唐盛世的璀璨光辉,杜甫深沉,代表的是盛世背后的人间疾苦.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只看到光鲜亮丽,也要看到暗淡无光,而杜甫正好弥 ...

  • 李白和杜甫的千年王者之争,看看两人写滚滚长江的诗,一决高下

    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李白和杜甫的诗坛王者之争,却从未停止过,这正是斯人已不在江湖,但是关于他们的传说却从没停止.或许如李白这样潇洒睿智的天才,如杜甫这样的李白小迷弟,都不会 ...

  • 古诗词日历 | 杜甫《旅夜书怀》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河岸边,微风吹拂着细草,小船上,孤独的夜与桅杆做伴. 星空低垂,平野更显辽阔:月随波涌,大江疾驰东流. 名声哪是因文章而著名呢?做官应是年老多病而罢官. 飘 ...

  • 【诗艺花蹊】 诗的密度(上)

    诗的密度(上) 诗的密度,是指诗词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使句字精炼浓缩,所含的诗意丰富饱和,从而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 一.一句数折,意象复迭 杜甫<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逍遥公 ...

  • 【诗艺花蹊】 诗的强度(下)

    诗的强度,是在诗词创作中,对内容.结构.句式.音节的特殊艺术处理,使诗获得的特有的气势,使人觉得笔力雄健.音节铿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六.倒装的字句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 【诗艺花蹊】 诗的强度(上)

    诗的强度(上) 诗的强度,是在诗词创作中,对内容.结构.句式.音节的特殊艺术处理,使诗获得的特有的气势,使人觉得笔力雄健.音节铿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一.压缩的时空 崔颢<长干行> 君家 ...

  • 【诗艺花蹊】《诗经》的人物描写艺术

    <诗经>的人物描写艺术 一.通过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

  • 【诗艺花蹊】 《诗经》中的 叙事手法

    <诗经>中的叙事手法      中国的诗歌历来就有抒情叙事合一的传统,正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抒情过程中常常展现 ...

  • 【诗艺花蹊】 诗经中的抒情艺术

    一.叙事抒情.比兴抒情.议论抒情 <氓>这首诗,最突出的抒情方式,一是叙事抒情,一是比兴抒情,一是议论抒情.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 ...

  •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中“反常合道”艺术手法

    古典诗词中"反常合道"艺术手法 苏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所谓反常合道,就是超乎常规,违悖常理,却合乎情感逻辑,使人感到新颖奇突,别出心裁,以取 ...

  •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炼句艺术

    古典诗词炼句艺术 一.画面生动.色彩绚丽 贯云石<正宫·小梁州·秋>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田边斜月 ...

  •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炼句艺术手法

    古典诗词炼句艺术手法 一.炼景句 林逋<秋江写望>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渔船.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江畔秋色的描绘,抒发淡泊的情思 ...